
12月11日,由民盟中央社会委员会、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主办的民盟十一届民生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以面向“十四五”和2035年的社会保障为主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礼出席论坛致辞。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盟中央副主席张道宏出席论坛。盟省委社会委员会副主任、我校公管学院毛瑛教授参加了本次论坛。

丁仲礼在致辞中指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2020年我国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大考验,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从全面小康迈同富裕,既是国家发展目标的升级,更是民生发展目标的升华。社会保障作为关乎国运、造福当世、惠及子孙的重大制度安排,已经做出了重大贡献,并将承担更大的责任与使命。他指出,社会保障是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基本制度保障,是国家治理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应将社会保障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应有之义和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通过不断完善来化解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进而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健康持续发展,最终稳步走向共同富裕。由于历史局限、路径依赖及各种因素的变化,现行制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表现依然存在,与新发展阶段的要求还有较大的距离,进入“十四五”以后,社会保障改革将真正步入“深水区”,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社会风险,因此迫切需要尽快优化现行制度安排。他强调,“十四五”开启的新发展阶段需要加快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为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一是要以科学务实的态度统筹谋划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妥善解决好保障项目之间的协调发展问题,理性处理好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关系;二是要加快促使法定保障制度走向定型,只有成熟定型的社会保障体系才是化解风险和促进共享的长久制度保障;三是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责、人人共享的社会保障新格局,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社会力量和个人及家庭的积极性,持续壮大社会保障物质激励,促进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论坛上,张道宏宣读优秀论文表彰决定,并希望受到表彰的优秀论文作者再接再厉,继续围绕我国社会保障事业改革与发展问题建言献策。

民盟毛瑛教授(左)
本届论坛共收到民盟30个省级组织和民盟中央社会委员会提交的论文148篇,经专家评审产生一批优秀论文。我校民盟毛瑛教授提交的论文《脱贫攻坚后时期医疗保障扶贫机制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研究》经民盟省委向论坛推荐,被专家选评为优秀论文。
(信息来源:陕西民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