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要参加次日在广东佛山举行的一个学术会议,6月28日晚,陕西省政协委员、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主任李晖急匆匆赶到咸阳国际机场,准备乘坐19:00东航MU2284次航班飞往广州。到登机口后,被告知因飞机故障,推迟1小时登机。
飞机终于起飞了,由于白天参加民盟第十届民生论坛,忙碌了整整一天。好容易放松下来,李晖把头靠在靠背上,顿时有了些睡意。突然,机舱内响起急寻医生的广播。
身为一名医生,李晖下意识蹭地一下从座位上弹起,并按广播指示向飞机后舱走去。
机上所有的目光向她投来,机长也快步迎了上来,问道:“您是医生?”李晖答:“我是一名儿科医生,不知道能不能帮上你们。”
被带到现场后,李晖看见一位年青女性乘客蜷缩在座椅下面,面色发绀,呼吸困难,手脚冰凉,一脸恐慌,嘴里不断重复着“心慌难受”。病情危急,李晖迅速让机长找来听诊器及血压计,然后安排患者平躺,吸氧,边检查边问病情。
李晖诊断这位乘客为低血糖危象可能,给她服用了一杯糖水,安抚病人情绪,约半小时后病人渐渐稳定下来。机长问李晖“您可以陪在病人身边,直到落地吗?”李晖答应了,坐在病人脚边半个座位上照顾了她整个行程。
“没有您相助,飞机可能将迫降”,见病人好转后,乘务长对李晖表示感谢,并拿来许多表格让李晖及病人填写。然后非常有礼貌地请李晖出示证件,证明医生身份。这时李晖尴尬地发现,因为是去参加会议的,并没有把医生执照带在身上。怎么办?乘务长反复提示李晖再找找,因为根据航空公司有关规定,这个证明他们必须要,最后李晖终于从手机相册中找到了证据。
事后,李晖在微信朋友圈中笑谈:突发事件救人,也是要持证上岗的,看来地上及空中都存在同样问题,借此提醒同行们要经常把证带身上啊。
此事经《人民政协报》《各界导报》等中省媒体报道后,引发各界广泛关注和热议。事件发生后,李晖对如何完善国家公共交通工具上的旅客救助体系进行了思考,并于7月3日向陕西省政协提交了一份社情民意信息,就完善国家公共交通旅客急救体系建设提出建议:国家要通过立法或制定公民救助行为保护条例,弘扬社会正气;加大对航空及铁路乘务人员、公共场合的安保服务人员突发疾病早期识别的应急培训,提升其心肺复苏急救处置能力;简化施救人员身份认定;建立奖励机制,让乐于施救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在公共交通工具或公共场所要配备并及时更新基本的医疗器械和急救药品。

7月3日,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以《省政协委员李晖紧急救人引发媒体关注》为题,向省政协机关作了书面情况汇报。省政协主席韩勇指示,对李晖委员勇于担当的行为要给予表扬。7月4日上午受省政协办公厅委托,省政协人资环委员会专门前往李晖工作地看望慰问,并转达了省政协领导的问候。
7月8日,针对省政协委员、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主任李晖“空中救人”一事,省政协办公厅决定,给予李晖委员通报表扬。省政协办公厅通报指出“李晖委员万米高空勇于救人,表现出了高度的职业素养和敢于担当的精神。李晖委员积极履行政协委员职责,为促进公共交通旅客救助贡献智慧,展示了政协委员良好的社会形象,为全省政协委员赢得了赞誉。希望全体委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敢于担当,乐于奉献,团结各界群众克难攻坚,主动作为,在全省追赶超越大局中作出更大贡献。”
(综合《人民政协报》、《各界导报》、省政协公众号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