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中国致公党陕西省委关于《致公党陕西省委员会2016年开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工作计划》,致公党西安交通大学第三支部于2016年12月10-11日组织党员赴河南林州市进行两天的扶贫帮困、国情调研和红色经典社会实践活动。
12月10日上午,天色微亮,大家就急匆匆地踏上了出发的征途。下午一到安阳林州市,党员们顾不上旅途劳累,马不停蹄地赶往此次活动的第一站---林州市东岗镇杨家寨村进行调研活动,在东岗镇党委书记凛强云和村长杨建军的热情接待和陪同下,参观了杨家寨村。杨家寨村是一个依山傍水、民风淳朴的偏僻小山村,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和受其自然条件的影响,在今年7月19日,遭受特大暴雨的袭击,造成该村房屋倒塌、道路中断、河道坍塌,目所能及之处一片狼藉。面对此次灾害,村长在各级党委的指挥下,组织村民开展自救工作。我们到村后,正看到村民进行房屋重建,修筑道路。村长和镇书记领着我们边看边聊。重点介绍了7.19洪灾给小村庄带来的灾难以及依托建设美丽乡村为契机而重建杨家寨村的规划思路,在此之前,东岗镇就确定杨家寨村为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现在,结合洪灾破坏的现状,依托该村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地缘特点,酝酿建设美丽乡村的一幅宏伟蓝图,大家认真听着,仔细看着。同时镇书记还领我们参观了村子里新建好的休闲广场、蓄水池,以及遭洪灾最严重的村队部和为贫困户修建的安置点工程,与镇党支部书记栗强云和村支书杨军生的交谈中大致了解了各级领导对杨家寨村的发展思路及今后旅游产业的开发设想,对建设乡村旅游带产业的高度关注。同行的交大人居学院王兵老师结合自己的专业对文物保护和古建筑开发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大家表示以后结合交大自己的专业优势,将会积极的对村镇建设和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12月11日上午到达此次活动的第二站--红旗渠。党员们首先参观了红旗渠纪念馆,在纪念馆内,大家观看了大量的有关图片、实物和珍贵的纪录片资料,了解林州人民当年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为了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条件,引漳入林,战山斗地,十年修渠的奋斗历程和英雄事迹。之后大家又去红旗渠实地参观,在青年洞前,看到飘扬的五星红旗,表示要求在“青年洞”飘扬的鲜艳党旗下合影留念。大家边走边看,站在太行山腰,环视万仞山崖上开凿出的红旗渠绕山腰飘过,无不感叹“人工天河”的壮美。也实地见证了当年林州人民艰苦创业,在悬崖峭壁之上人工开凿天渠的伟大壮举,再远望今日林州市城市美景,真正感受到了林州人民的“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发展美景。
参观完红旗渠已是下午两点了,急匆匆地解决完午饭,借此行机会又参观了清华•红旗渠新材料产业化发展中心。该中心成立于2014年4月,是由清华大学材料学院与林州市政府共同组建的单位。现已发展成为集科研、项目、产业、金融、人才、信息、服务为一体的新材料孵化园和基地;成为林州市乃至安阳市、河南省一个科技品牌;更是新材料领域的一个后起之秀。交大材料学院教授兼致公党交大三支部委的杨建锋老师也是该中心的科技专家,因此本次活动也得到了中心的大力协助。身为西安交通大学青岛研究院院长兼致公党陕西省委员的张建勋教授也结合自身的情况与中心领导进行了交流,双方表示以后加强合作的愿望。
短短两天的参观和调研即将结束了。通过这次活动,每个人都收益颇深,收获颇多,杨家寨的调研充分体会到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体会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及时性以及取得地新成就,体现了基层组织在致富路上的不断探索精神。红旗渠的参观,让大家对红旗渠精神有了深刻的领会,结合自己的工作,党员们认为宏扬红旗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精神很有必要,也有助于引导大家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各自的工作中增强团结协助和吃苦耐劳精神。为创造和谐美好社会添砖添瓦。通过清华•红旗渠新材料产业化发展中心的考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深刻感受了科技发展的大好形势和令人惊叹的发展成果,以及浓厚的社会科技氛围,而且进一步加深了对科技改革、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重要性的理解和把握。
通过此次活动,大家一致认为,今后更要在工作中,发扬红旗渠精神,为实现中国梦克服困难,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