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统战

交大统战

  •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交大统战》2008年第6期
发布时间 : 2012-07-04 点击量:

2008年第6期(总第63期)  


工作动态
●党外人士赴户县参观考察新农村建设
●蒋庄德副校长参加陕西省委统战部“开门纳谏”座谈会
●2008海峡两岸大学教育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学校召开侨联工作座谈会
●2008年学校统战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项目进展顺利
●教师节前夕多名党外人士获表彰
●党委统战部中秋前夕走访慰问归侨、侨眷代表人士
●九三学社励志夏令营走进交大校园
●我校医学校区民主党派活动室面貌一新
基层组织信息
●九三学社交大委员会受表彰
●民革交大委员会注重建言献策实效
●农工党第二附属医院支部评为政治交接教育活动先进集体
简讯五则
●朱本章教授被农工党中央评为参政议政先进个人
●吴平魁委员参加民建中央法制委员会全体会议
●贾毅华委员参加民建中央科教委员会全体会议
● 我校两项华夏英才基金申请进入终审阶段
● 仲伟周教授中标九三学社中央参政议政招标课题
学习园地
稻香万里济众生,大爱无声赤子心 ——记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 
 


工作动态  


                     党外人士赴陕西省户县参观考察新农村建设  

“这里的农村已经城市化了,和城市几乎没有什么区别。”
    10月17日,我校民主党派、侨联基层组织负责人,无党派人士代表及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一行30多人走进户县新农村。一路上,代表们说的最多的就是这句话。户县新农村建设给农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让代表们激动、感慨万千。
    10月9日至12日, 中共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加深对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理解,真实感受和了解我国农村现状以及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就,进一步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服务社会的职能,校党委统战部组织我校民主党派、侨联基层组织负责人,无党派人士代表及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赴户县凿齿南村、野口村、东韩村和西八什村,参观考察新农村建设。
    农民文化生活更丰富了
    凿齿南村,位于户县大王镇。因东晋名儒史学家习凿齿曾寓居于此而得名。
   “这里的文体活动广场,跟我们家属区的差不多啊!”看到凿齿南村建成的2200平方米的文体广场,一位老师感叹说。
    假山喷泉,健身器材,乒乓球台,篮球场,图书室,老年活动室,一应俱全;有自乐班、社火队、秧歌队、腰鼓队、舞蹈队等群众民间文化组织。2006年,凿齿南村被户县县委、县政府确定为新农村示范村。2007年获得西安市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称号。
    “这里曾经是个垃圾场,填起来不容易啊。”负责看管文体广场的村民,对村干部给予很高的评价。
    凿齿南村闫村长欣喜地告诉我们,文体广场建成后,文化活动的参与率高了,村里的卫生、村民的素质和农民的增收意识都得到了很大提高。
    农民生活条件更舒适了
    走进凿齿南村一户建于1990年的二层小院里,现代化的装修,干净的卫生间,宽阔的露台,代表们不住地赞叹着农民居住条件的巨大改善。据了解,这里84%的村民住上了砖混楼房,人均住房面积达到48平方米。
    位于户县北郊的东韩村,已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吃水自来化,办公标准化,民居楼房化,村貌园林化。被西安市政府确定为“西安市园林化单位”,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小康示范村”,同时还是信息化示范村。
    代表们走进东韩村秸秆气化站,利用秸秆、柴草、锯末加工生产的“环保机械木炭”,从这里销往其他地方。
    “这是最干净的炭,用来烤肉很干净。”气化站的工作人员介绍说。听说给农民家供气只要6毛钱一立方时,代表们纷纷称赞:“这样一来,农民再也不会在地里乱烧了,十分值得推广。”
    农民创收渠道更广了
    说起东韩村,很多人都听说过。这里是著名的农民画庄,每年接待来自美国、英国、法国等20多个国家的宾客。除农民画外,传统剪纸、刺绣、麦秆画等民间艺术品也畅销海内外。
    中共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坚持先进文化方向,繁荣发展农村文化。五彩缤纷的农民画,反映着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劳动的场景,也有跳扇子舞、打篮球的文化娱乐生活写照,拔地而起的楼房,规整、整洁的乡村街道,民间艺人用画笔描绘了农村生活的巨大变化。
    代表们来到西八什村参观新特瓜菜大棚。村党支部巩书记介绍说,2003年冬,村双委会引进山东大棚西瓜生产技术,从此全村走上了现代设施农业脱贫致富之路。每天晚上8点,新鲜的瓜菜从这里发往外地,全村仅瓜菜一项年产值达1000万元以上,成为村民收入的主导产业。现在已带动辐射到周边7个邻村,形成了一个以西八什村为中心辐射周边7个邻村的万亩设施瓜菜基地。被西安市确定为“现代设施农业瓜菜示范园”,被确定为全国114个“一村一品”示范村。2006年,该村被确定为户县新农村建设示范村。2007年称为西安市新农村建设重点村。
关心新农村建设 更好地服务社会
    一天的参观中,代表们与村干部、村民面对面交流,听取了当地村干部的工作汇报和情况介绍,实地参观了近年来涌现出的新农村示范村,了解了新农村建设的成果,亲眼目睹了陕西农村近年来的巨大变化,从自己的专业领域为当地农村提供建议。
    统战部部长张定红表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高校的三大任务,还具有服务社会的功能。民主党派具有人才优势、智力优势和社会联系广泛的特点,能够充分发挥他们在各个领域的专长,通过各种渠道,参政议政,建言献策,为新农村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据了解,近年来,我校教师已开展多项有关新农村建设的科学研究,获得了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社科联项目、西安市社科规划课题等省部级和市级课题15项。近几年,针对新农村建设的研究中发表论文20多篇,向有关部门提交研究报告10余篇。此外,我校在校长科研基金中也设有专款资助有关“三农”问题的研究。 (来源:交大新闻网) 
 


     全国人大常委、民盟陕西省委副主委、副校长蒋庄德参加省委统战部座谈会 


  省委统战部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召开后,积极配合我省全面开展的“开门纳谏、问计于民,为陕西科学发展献计献策”活动,动员我省各界代表人士广泛参与,建言献策。10月15日召开了“如何在解放思想中推动陕西各项事业和统战工作科学发展”座谈会。座谈会由省政协副主席、省委统战部部长周一波主持。
  周一波在讲话中指出,我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各界代表人士积极参与省委开展的“开门纳谏、问计于民,为陕西科学发展献计献策”活动,是当前统一战线深入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履行职能和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方式和渠道。党外同志一定要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敢于谏真言,献良策,为推动陕西各项事业和统战工作的科学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全国人大常委、民盟陕西省委副主委、我校副校长蒋庄德等13位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应邀参加座谈会。与会人员就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多党合作工作、民族宗教工作、我省非公有制经济如何实现健康快速发展等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来源:陕西日报) 
 


       2008海峡两岸大学教育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8 月8日上午,2008海峡两岸大学教育研讨会在我校主楼第二会议室召开。台湾传统伦理文化发展协会理事长、台湾高等院校教授交流访问团团长陈孝忠,中共陕西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王家春,我校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主任丰镇平、党委统战部部长张定红、人文学院中文系主任焦垣生教授、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陆根书教授,学工部副部长叶明,省委统战部知识分子处处长闫保兴,陕西省黄埔军校同学会办公室主任杨爱华、同学会处长沈新岭,台湾高等院校教授交流访问团的全体成员及我校高等教育研究所、学生处、统战部等单位有关人员和我校的十几位研究生参加研讨会。陪同访问团到来的还有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的郭兆祥、张白鹭两位处长。省黄埔军校秘书长郭晓光主持会议。
    校港澳台事务办公室丰镇平主任致欢迎词。他简要介绍了我校的历史概况、办学特色和新兴的人才培养模式。他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和彼此的交流,能够为推进两岸关系的不断发展做出贡献。
    研讨会中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台湾各高校及我校共11名教师分别作主题发言。高雄应用科技大学吴淑敏教授,以“校长领导力、情绪智慧与学校执行力之相关研究”为题,探讨了校长领导力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彰化县大叶大学通识教育中心曾贤熙副教授,则以大叶大学“中国历代人物概论”课程为例,论述了在通 识选修课实施演剧式教学的相关问题。我校陆根书教授着重对“大学生学习风格与学习成绩”进行了分析,焦垣生教授所作的以“有关大学文化建设的思考”为题的 发言,尤为精彩,并赢得与会学者的阵阵掌声。最后,台湾传统伦理文化发展协会理事长、台湾高等院校教授交流访问团团长陈孝忠作总结发言。 (来源:交大新闻网) 
 


       学校召开侨联工作座谈会  

9月11日下午,我校党委统战部组织召开侨联工作座谈会。我校侨联主席王治伦教授,副主席龚冬保教授、邱捷教授和校侨联委员及侨联小组长等出席了座谈会。党委统战部张定红部长主持会议。
    座谈会上,我校侨联主席王治伦教授通报了近期学校侨联工作。我校侨联在校党委的领导和省、市侨联的关心支持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凝聚和服务于广大归侨、侨眷,为学校发展积极建言献策;重视组织多种社会服务活动;发挥海外联系广泛的优势,为学校引资引智;深入宣传《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和《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实施办法》;不断深化和创新学校侨务工作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受到省、市侨联的好评,今年我校侨联又被评为全省先进集体。
    正值中秋前夕,统战部为大家摆上了月饼和瓜果,座谈会在温馨、祥和的气氛中进行。与会同志围绕进一步维护侨益、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发挥侨力、促进和谐,共谋发展的主题,就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侨联工作机制、健全侨联工作网络,使基层组织建设更加适应新侨情,更好地服务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同时充分发挥侨的独特优势,加强与港澳和海外同胞的联系等方面进行了热烈讨论,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
    张定红部长在总结发言时指出,我校侨联具有爱国爱校的优良传统,有着人才云集、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在围绕学校中心,服务发展大局,加强海内外交流与联络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尤其是侨联在引进人才、吸引人才,为留学归国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与社会氛围等方面可以大有作为。她希望侨联工作要进一步增强凝聚力,发挥独特优势,在促进学校事业发展和加强港澳台、海外统战工作中做出更大贡献。
    张定红部长还代表学校党委统战部向我校侨联成员、广大归侨侨眷、留学归国人员以及他们在海外的亲属表达了亲切的问候和美好的祝福。
 


     2008年学校统战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项目进展顺利  

2008年学校统战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立项项目共9项,目前各项目工作进展顺利。近日,党委统战部通过与各项目组负责人沟通、交流,了解到各项目组明确目标,合理分工,围绕项目要求搜集、整理相关素材, 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如: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分党委通过发放《新时期基层统战工作的难点与对策调查问卷》,召开相关人员座谈会等形式,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活动;民革交大委员会对首批参与对口联系工作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和有关职能部门进行了一些较细致的调研,了解对口联系制度实施中存在的一些具体困难和问题;民盟交大委员会和九三学社交大委员会拜访老盟员及社员,整理收集相关史料,积极撰写《民盟西安交大基层组织49年发展概况》、《九三学社西安交大基层组织55年大事记》初稿;《我校书院育人体制现有的问题与完善建议》和《学校住房问题与师资队伍的稳定》项目组开展了问卷调查,目前正着手整理和撰写报告;民建交大总支委员会就《关于加强高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自身建设的思考》研究项目积极开展调研工作,在原有工作基础上,已形成《民建西安交通大学总支部委员会工作制度》、《民建西安交通大学支部委员会工作制度》、《民建西安交通大学会员组织活动制度》等组织工作制度;致公党交大总支部与交大侨联等研究项目组在调研工作中,多次召开不同类型座谈会,精心制定项目调研方案和工作进度表,按计划开展工作。
    在学校党委统战部和学院分党委以及各民主党派、侨联基层组织的共同努力下,积极开展统战理论与实践创新的研究,力争产生一批有代表性和实效性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具有推广价值的实践项目,进一步促进学校统战事业的发展。 
 


        教师节前夕多名党外人士获表彰 
 

教师节前夕,国家、陕西省和学校先后表彰一大批在教学、科研和抗震救灾等方面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多名党外人士也名列其中,为广大师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获得表彰的党外人士有:
    (1)陕西省2008年师德标兵   唐天同(九三) 殷勤业(无党派) 何正嘉(无党派)
    (2)2007年国家科学技术奖 
 

技术进步奖:“高性能真空开关铜铬触头材料设计、关键制造技术及其应用”  丁秉钧(无党派)等
    技术进步奖:“电子元器件绝缘粉末包封理论、关键技术及系列产开发”  陈景亮(无党派)等
    (3)2008年西安交通大学教学名师奖  杨拴科(九三)陈玲莉(九三)苏秦(民盟)张 军(民进)
    (4)2007年宝钢优秀教师奖 张 军(民进)
    (5)2007年西安交通大学王宽诚育才奖 马清涌(九三) 冯祖仁(无党派) 刘原(无党派) 许楗(无党派)杨拴科(九三) 赵晏(九三) 赵升吨(无党派)
    (6)抗震救灾先进个人  杨广州(无党派) 杨文斌(无党派)鲍 刚(无党派)朱克修(民建) 
 


           党委统战部中秋前夕走访慰问归侨、侨眷代表人士 

9月11日、12日,值此中秋佳节前夕,学校党委统战部走访慰问了陈学俊院士、蒋大宗教授、苗永淼教授等20多位归侨、侨眷代表人士,为他们带去中秋月饼及节日的祝福,并请他们转达对海外亲友的亲切问候和美好祝愿。交大侨联负责人也陪同走访慰问了部分归侨侨眷。
    陈学俊院士、苗永淼教授等都是建国初期,放弃了国外的优越生活,冲破重重障碍回到祖国怀抱,投身于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设事业。50年代他们又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支援西北建设的号召,毅然从上海来到西安,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在各自领域都取得了骄人的成就,都曾荣获国家、省、市等各种嘉奖,并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他们精心培育的桃李满天下,当年的莘莘学子,如今已成为国家栋梁人才。
    在走访慰问中,党委统战部领导与他们促膝交谈,通报学校和部门工作,征求他们的意见建议,关心他们的生活,倾听他们回顾西安交大的发展壮大和辉煌的历程,娓娓细数遍布海内外的优秀学子,看着他们欣慰之情溢于言表的幸福感,在场的人都为之动容,与他们一起分享着快乐。看到89岁高龄的陈学俊院士及夫人袁旦庆教授和86岁高龄的蒋大宗教授及83岁高龄的苗永淼教授等都健康爽朗,心胸豁达,大家由衷地祝愿他们幸福快乐、健康长寿! 
 

                     九三学社励志夏令营走进交大校园 

7月11日至15日,20名来自陕西略阳地震灾区的中学生来到西安,走进西安交大、西北大学和长安大学的校园,与名师面对面交流。励志夏令营活动由九三学社陕西省委主办,九三学社西安交大委员会、九三学社西北大学委员会和九三学社长安大学委员会协办。11日下午,开营仪式在我校科学馆207报告厅隆重举行。社省委专职副主委刘斌主持仪式。省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省委主委周卫键,省委统战部副部长赵苏智,我校党委副书记袁治平、党委统战部部长张定红等出席开营仪式。
    开营仪式上,周卫键主委在讲话中指出,略阳是我省地震主灾区,牵动着三秦儿女的心,灾难无情人有情,人们纷纷通过各种形式抗震救灾,支援灾区建设,广大九三学社社员通过各种渠道积极投入抗震救灾中,捐款捐物,参与一线抗灾,前往灾区慰问受灾群众,支援重建小学。此次励志夏令营活动是为灾区做的实事之一。她向灾区学生提出希望,希望他们能够树立远大理想,把个人志向和祖国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乐观向上,知难而上,积极面对挫折。随后,她向励志夏令营的带队老师和同学们授营旗。
    我校党委副书记袁治平代表交大全体师生员工,欢迎参加夏令营的老师和同学。他表示,在两个月前的特大地震灾害中,陕西受到了地震灾害的直接影响,略阳受灾严重。西安交大时刻关心地震灾区的重建工作,捐款捐物,援建学校。他告诉小营员们,西安交大百年老校,求实、思源和西迁的特色文化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希望小营员们回去以后努力学习,在不久之后能够进入西安交大学习深造。
    此次活动是响应九三学社中央“为灾区办一件实事”的号召和“灾后重建伸援手,募集善款献爱心”的倡议,为陕西省受灾严重的略阳县开展捐款援助小学重建、组织灾区学生夏令营等活动。活动旨在通过夏令营活动,给灾区学生心理援助和安慰,增强灾区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丰富学生生活,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夏令营成员以略阳一中为主体,均为家中受灾严重、品学兼优和抗战救灾中表现突出的高一、高二学生。在为期五天的夏令营活动中,营员们游览了兵马俑、大雁塔、省历史博物馆、省自然博物馆等历史文化古迹,参观了三所大学校园,与国家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名师座谈,互动交流,活动丰富多彩。
    12日上午,营员们以交大北门、饮水思源碑为起点,开始了交大校园之旅。在随后的与名师对话活动中,蒋大宗教授、国家教学名师王兆安教授和省级教学名师邱捷教授与营员们亲切交谈,回答营员们心中的疑问。从英语的学习方法到高中分科的选择,从交大的专业设置到对人生道路的认识,名师们一一细心解答。
    蒋大宗教授告诉同学们,这次大地震反映出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还远远不够,无法预知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发生,这是对人类能力的巨大考验。他希望同学们相信科学,努力学习自然科学,了解地球下面的秘密,更深入地认识自然灾害,预防灾害发生。
学校还组织营员们参观了实验室、机器人室、宗濂书院和西校区,让营员们与交大的哥哥姐姐们互动交流。    (来源:交大新闻网)

                        我校医学校区民主党派活动室面貌一新  

学校党委十分重视统战工作,对统一战线成员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十分关心,切实帮助民主党派改善工作条件,鼓励和支持他们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积极开展活动和发挥作用。早在教学主楼投入使用时,学校为民主党派、侨联基层组织提供了集会务、办公和活动为一体的综合性办公室,配备了计算机、打印机等齐全的办公、会务设施。近期,为进一步改善医学和财经校区民主党派、侨联基层组织的工作条件,方便他们开展各项活动,党委统战部在离退休处和医学校区离退休办公室的大力支持下,将医学校区老干楼一楼民主党派活动室打扫得干干净净,为活动室添置了书架等物品,新增数种报刊、杂志等学习资料,定期提供新进的报刊、学习资料和《交大统战》等刊物,以方便西校区民主党派、侨联基层组织成员及其他同志学习和阅读,促进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自身建设。  

基层组织信息  

             九三学社陕西建社55周年纪念大会召开,九三学社交大委员会获表彰  

9月3日上午,在陕西省民主党派大楼11楼大会议室召开了“九三学社陕西建社55周年纪念大会”。 九三学社在陕西的代表约200人参加了纪念大会。我校约40名社员代表参加了会议。
    纪念大会召开前,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员会主任委员周卫健同志先作了题为“地球变暖和地震灾害”的学术报告。
    “九三学社陕西建社55周年纪念大会”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开幕。纪念大会由人大陕西省委常委、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员会专职副主任委员刘斌同志主持。周卫健同志;全国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副主席邵鸿同志;原陕西省副省长、原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员会主任委员姜信真同志、原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原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员会主任委员刘石民同志;中共陕西省委统战部副部长郑洁同志等参加了纪念大会。在周卫健同志代表九三学社陕西省委讲话后,邵鸿同志讲话,他代表九三中央主席韩启德同志向在陕的九三学社社员表示了亲切的慰问。中共陕西省委统战部副部长郑洁同志在讲话中代表中共陕西省委统战部向陕西省的九三社员表示了祝贺,并祝九三学社在陕西不断发展壮大,
    会上还表彰了陕西省九三先进个人和陕西省九三抗震救灾先进个人,我校除获得先进集体荣誉外,还有十几位同志受到表彰。 (九三学社交大委员会) 
 

        民革交大委员会抓住学校工作重点 注重实效建言献策  

9月2日,民革西安交大委员会在学校主楼民主党派会议室召开委员会扩大会议,参会人员除委员会全体委员外还有各支部委员。会上,主委朱长纯教授首先传达了学校暑期工作会议精神和会议部署的下半年工作内容。与会同志根据学校工作重点,结合本职工作展开了热烈讨论。认为今后的建言献策工作,要更加注重实效,具体明确,有针对性,能切实促进学校的发展。经过认真研究,决定结合“西安交通大学统战理论研究与实践”项目,在以下方面提出建议:
    (1) 提高学校教学和科研资源利用率,特别是重大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以提高学校的科研水平。对全校大型教学和科研仪器设备目前使用情况进行调研,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和相关的制度,保证物尽其用。
    (2) 关于提高学术论文质量和数量的建议,特别是提高SCI文章的数量和质量。
会议讨论了民革交大委员会成立第四支部的问题。我校民革基层组织近年来在校党委统战部和民革省委会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得到了稳步健康的发展。本学期内,以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的民革党员为主体将正式成立第四支部。 (民革交大委员会) 
 


      农工党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支部被农工党陕西省委评为政治交接教育活动先进集体
                     朱本章、尹爱萍教授被评为政治交接教育活动先进个人
 
 

根据农工党中央在全党开展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主题的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的统一部署,自2007年第二季度农工党开展了政治交接教育活动。我校农工党基层组织和各支部根据农工党省委的部署和安排,结合自身建设、参政议政、社会服务、抗震救灾等工作实际,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学习教育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日前,农工党陕西省委为充分发挥政治交接教育活动在全省范围内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模范带头作用,巩固和发展政治交接教育活动成果,表彰了30个政治交接教育活动先进集体和74名先进个人。我校农工党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支部委员会被评为先进集体,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朱本章、尹爱萍教授被评为先进个人。(农工党交大委员会)  


简讯五则  

             朱本章主委被农工党中央评为参政议政先进个人  

7月8日至10日,农工党中央参政议政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桑卫国,全国政协副主席、农工党中央常务副主席陈宗兴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会议对有关文件进行了研讨,并对24个参政议政先进集体和140名参政议政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农工党陕西省委会被评为参政议政先进集体,陕西省人大常委、农工党陕西省副主委、西安交大主委、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朱本章教授等4人被评为参政议政先进个人。 (农工党交大委员会)  


            吴平魁委员参加民建中央法制委员会全体会议  

民建九届中央委员会法制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于2008年8月10日至13日在吉林省长春市举行。会议的议程是:1.讨论法制委员会工作;2.讨论有关法律草案;3.研讨我国司法体制改革中的有关热点问题。民建中央副主席程贻举到会并发表讲话。民建中央法制委员会委员、我校法学院吴平魁副教授参加了本次会议。      (民建交大总支) 
                    

           贾毅华委员参加民建中央科教委员会全体会议  

2008年10月11日至12日,民建中央科教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四川德阳召开。民建中央常务副主席马培华到会并做重要讲话。会议讨论通过了《科教委员会规则》、《科教委员会工作规划》,并研讨了科教委员会近期工作要点,确定了2008年科教委研究课题。我校科技处副处长、民建中央科教委委员贾毅华向大会提交了《我国高等教育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与思考》的调研报告,并在大会上进行交流讨论。                 (民建交大总支)  

           我校两项华夏英才基金申请进入终审阶段  

2008年华夏英才基金项目开始申请以来,我校统战部积极组织申报工作。经过陕西省委统战部的初步审核,我校民革高建民教授和九三学社仲伟周教授的申请项目通过初审报送中央统战部,进入最后终审范围。
    华夏英才基金是在中共中央统战部和有关部门支持下设立的专项基金,旨在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中有代表性、有影响的高级专家、学者,特别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和科教文卫等领域以及海外归国留学人员中的中青年杰出人才出版学术著作,开展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研究,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 作,推动我国科技文化艺术事业发展。
  华夏英才基金以国内外有关团体和个人捐赠为主要筹资渠道,并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管理。1997年5月,在邓小平首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20 周年之际,华夏英才基金正式启动,首批资助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10位党外院士出版学术著作。1999年和2000年基金资助规模扩大到各100名。截止2003年,华夏英才基金共支持出版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学科领域的学术专著近 450部,约2亿字,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术著作出版难的问题。
 


          仲伟周教授中标2008年九三学社中央参政议政招标课题 
 

九三学社陕西省委网站消息, 2008年九三学社中央参政议政课题招标活动已于近期结束。在此次活动中,共有13个省级组织的19课题中标,其中既定课题5个,自选课题14个。陕西省的中标课题共两项,分别是:主委周卫健主持的《全球变暖引发的我国突发性自然灾害增多及水资源系统变化研究及相应对策》既定课题和我校九三学社社员经济与金融学院仲伟周教授主持的自选题目《我国农业巨灾保险的模式选择研究》。               (来源:九三学社陕西省委网站)  


学习园地  


    中央统战部决定从2007年8月底开始到2008年年底,在全国无党派人士中开展以“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主题的政治交接教育活动。2007年9月,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和中央统战部联合发出通知,号召广大知识分子和无党派人士,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重要指示精神,广泛深入开展向袁隆平同志学习的活动。本期《交大统战》专门选登无党派人士袁隆平院士的先进事迹材料,以供大家学习。  


       稻香万里济众生,大爱无声赤子心 ——记袁隆平和他的杂交水稻
    使 命
    让所有人远离饥饿,新的起点期待新的奇迹
    2005年8月13日,农历七月初九。
    8月的长沙,天气炎热,空气里一丝凉风都没有。可袁隆平却觉得这天热得畅快,热得舒坦。
    因为这一天是袁隆平75岁的生日,也因为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他将迎来一位特别的客人。
    这一天,温家宝总理到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视察。
    看过试验田里穗大叶壮、谷粒硕大的超级稻,听过袁隆平的汇报,温家宝总理说,袁老师研究发明的超级稻有重大科学价值,在我国大面积推广种植后累计增产粮食4000多亿公斤,为中国人养活自己做出了重大贡献。发展农业要靠政策,靠投入,归根结底要靠科学技术。
总理的评价,让袁隆平如沐春风;总理的嘱托,让袁隆平深感振奋。
    这一年,袁隆平向世人宣布了第三期超级稻目标:在2010年,亩产要达到900公斤;同时要把杂交水稻推向全世界。袁隆平设想,在2010年将杂交水稻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到1500万公顷,按照每公顷增产2吨粮食计算,就能多产3000万吨粮食,多养活1亿多人。
这一年,距离他与杂交水稻携手之始已有45年。
    45年,弹指一挥间。袁隆平要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的追求没变;他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没变;他那“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豪情没变。
    此前一年,超级稻二期目标提前实现,超过800公斤的亩产,让中国的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继续领跑世界,这一领先的纪录已经保持了30年。
    让杂交水稻的潜力充分迸发,让人民不仅吃饱还要吃好,面向未来,使命仍然在肩。
    本 色
    科学研究的本色是创新,科学家的使命在于探索未知,他们真正的快乐也来源于此。
    1960年,当袁隆平立志用农业科技击败饥饿威胁时,“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成为横亘在他面前的理论禁区。
    当年,一株“鹤立鸡群”的高产异型稻株,吸引了袁隆平的眼光;第二年在它的后代身上,优势完全退化分离,难道这是一株天然的杂交稻?能不能育成人工杂交稻?袁隆平的智慧火花在那一刻点燃。
    多年后,他的弟子说,“袁老师绝不是第一个见到异型稻株的人,但却是第一个找到其本质规律的人。也正因为他敢于打破常规,才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
    创新是科研的本色,但在关键时刻对于研究路线的重大决策更能显示大师应有的本色。
    功底深厚,高瞻远瞩,决断果敢,在众多农业科学家眼中,袁隆平从来都是不折不扣的“战略之魂”。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关键节点,几乎每一次都能找到他的影子。
    1987年,距离杂交水稻首次大面积推广已过去10年。袁隆平又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在他的设想中,杂交水稻的育种方式必须由繁到简,未来要从三系到两系再到一系。这个后来被世界农业科技界誉之为“袁隆平思路”的卓越构想,把科学探索推向了又一个全新的境界。
    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同时想要超越自我,就必须承担随之而来的风险。当袁隆平提出要选育亩产700公斤以上的超级稻时,就连跟随他多年的助手们,都怀疑“这怎么可能?”
    “要是能够轻易做到,我把你们叫来做什么?”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一向笑容可掬的袁隆平拉长了脸。他认为,尽管日本和国际水稻研究所都没能在“超级稻”上取得突破,但“别人没做到的,不等于我们不能做。我不愿停留在原有成绩上,要出新成果。”
    袁隆平告诫助手们:“搞科研,要有一种在国际上争先的精神。就像跳高一样,跳过一个高度,又有新的高度在等着你;要是不跳,早晚要落在人家后头。”他要的就是抢占杂交水稻研究的国际制高点。
    袁隆平雷厉风行,说干就干。新世纪的第一年,超级稻首期亩产700公斤的目标顺利实现。
    奋 斗
    他喜欢李四光创作的小提琴曲《行路难》。他以这种方式告诉世人:“探索科学的道路是艰难的,但不管怎么难,科学工作者都要义无反顾走下去……”
    中国杂交水稻的成长史,就是以袁隆平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的奋斗史。
    年过古稀,本该含饴弄孙、颐养天年,可袁隆平却依然坚守在一线,每天准时上班,准时下田,上午9点半到10点半,下午3点半到4点半,是他固定到试验田的时间。越是打雷刮风,越是下大雨,他越要到田里面去看看,因为那是检验他的“宝贝”的关键时刻。
    袁隆平对试验田如此痴迷,不仅仅是一种生活习惯。他说,“我们搞育种的,就是要坚持在第一线,这样才会发现新品种,才会接近灵感。”
    奋斗在一线,是袁隆平的行动指南。
    在实验的最初6年里,袁隆平与两个学生尹华奇、李必湖先后用1000多个品种的常规水稻,与最初找到的雄性不育株及其后代进行了3000多个测交和回交实验,始终没有成功。上千次的失败没有摧垮袁隆平创造成功的信念。
    为了寻找野生稻,袁隆平师徒千里迢迢,远赴云南和海南,他们经历了“三只老鼠一麻袋,三只蚊子一盘菜”的艰苦;也在滇南大地震中与死神擦肩而过。
    为了加快杂交育种更代繁殖,袁隆平师徒开始了候鸟一样追赶季节南来北往的岁月。39个春节,袁隆平在天涯海角度过。
    袁隆平师徒犹如拓荒牛般,耕耘着希望,探求着绿色生命的本质。功夫不负有心人。1970年,“野败”的发现,为籼型杂交稻三系配套打开一扇成功的窗户。但是试验田里只长稻草不长谷,让那依稀的亮光似乎黯淡了。面对怀疑,袁隆平依然冷静,改进品种组合,3年创造了亩产505公斤的优良战绩。
    一个阶段的成功,停止不了矢志奋斗者的脚步。
    制种,曾经是制约杂交水稻推广的一大阻碍。1973年到1975年,两年多的卧薪尝胆,袁隆平让最初一亩仅能生产5.5公斤杂交种子,一步飞跃到最高亩产150公斤。
    1976年,杂交水稻率先在湖南大面积推广,进而推向全国。据不完全统计,当年就推广了208万亩,全部增产20%以上。按每亩增产60公斤计算,即增产12.48亿公斤。杂交水稻旋风在神州大地刮起。
    从三系到两系跨越的关键时刻,南方遇到超常低温,两系不育系出现育性波动。袁隆平没有退却,从失败中另辟蹊径,终将杂交水稻培育成了可以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安全种植的水稻。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漫长的科研道路上,无数次分析、总结,饱尝了“失败、成功、再失败、再成功”的苦辣酸甜,袁隆平愈挫愈勇;杂交水稻的伟大成就,让我们看到在失败和挫折中崛起的辉煌。
    奉 献
    一个真正的科学家要心底无私,他对人类的贡献在于将自己的智慧毫无保留地付出
    培育杂交水稻,从袁隆平一个人的梦想,变成一个科研小组的奋斗目标,再扩大到一场声势浩大的攻关大协作,到组建一个机构健全的研究中心,最后被纳入国家的“863”计划……这个过程,体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与支持,也见证了一位科学家的无私与高尚。
    1971年3月下旬,正当“野败”的F1代“子女”抽穗的时候,湖南、广东、广西……来自13个省、市、自治区的18个科研单位50多名农业科技人员,齐聚三亚。
    此时,一道科研之外的“难题”摆在袁隆平的面前。是将“野败”这一最新实验材料封闭起来关门研究,还是让更多的科研人员协作攻关呢?
    杂交水稻三系配套已经凝结了他的很多心血,“野败”的出现无疑是天赐良机,他可以让自己成为这项研究“唯一”的功臣。但是袁隆平还是选择了后者。他毫无保留地及时向全国各地来的科技人员报告了他们的最新发现,慷慨无私地把辛勤培育的“野败”材料分送给大家,让他们一边学习一边实验。
    白天,他在试验田里示范技术操作;晚上,他在驻地开辟教室,架起黑板,给各地技术人员办起杂交水稻研究速成班,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知识奉献给大家。
    他的无私,换来的是冲天的热情和干劲。短短1年多的时间里,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名科研人员,使用了上千个品种,与“野败”进行了上万个回交转育,极大地加速了杂交水稻的研究进程。
    其后,在长达30多年的南繁育种岁月里,袁隆平始终坚持这样讲课或座谈。培养了一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杂交水稻技术人员。他在科研事业中,没有门户之见,从来都是搞“五湖四海”,这让很多人从中受益。
    对于一项科研事业,掌握最新的研究资料非常重要。袁隆平每次从国外带回的资料都是复印成三份,一份留在杂交水稻中心,一份提供给全国协作组,另一份则让来中心访问的科技人员无偿参阅。
    令人感佩的胸怀、令人赞叹的研究,为他赢得了各地科研人员发自内心的敬重。从此,他也在大家的瞩目中担当起中国杂交水稻研究总设计师和最高学术领头人的重任。时至今日,每每听到别人对他的赞美,袁隆平依然会有些羞涩,因为他的心里始终觉得,杂交水稻并非他一个人的成绩,而是整个团队的成就。
    袁隆平,他把自己奉献给了杂交水稻事业;他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奉献给了研究同行;他把杂交水稻奉献给了中国人民,也奉献给了全世界。
    无农不稳,有粮则安。袁隆平“为了让更多人吃饱饭”的愿景,终将成真。
    大 爱
    科学研究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袁隆平的心中始终装着祖国和人民
    2007年4月底,美国华盛顿。来自中国的袁隆平正式就任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此时距他获此殊荣已有一年。
    时间回溯10年,1997年的墨西哥城。袁隆平获国际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杰出先驱科学家”奖。这个奖与他所获得的其它奖项比起来,“地位”并不显赫,可时至今日却依然让他念念不忘。因为那次领奖的5位科学家里,有4位是美国人,只有他一个来自大洋彼岸。站在异国的领奖台上,他说那份荣誉属于祖国,他为祖国增添了光彩。
    对祖国的热爱,一如他对母亲的依恋。失去母亲时,从不掉泪的袁隆平不禁号啕;看到祖国贫弱,心忧天下的袁隆平立志奋起。
出生在烽火连绵年代,战争、杀戮、颠沛,苦难过早地与袁隆平相伴;但是父母常讲的精忠报国之类的故事,让爱国的种子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渐渐萌芽。
    造化神奇。幼时一次郊游,那世外桃源般的恬静让袁隆平走进“农门”。嘉陵江畔的4年大学生活,江风激荡着他一腔好男儿当报国的热血。
    进入1960年,粮食减产,饥荒肆虐。看到马路边、田埂上因为饥饿而倒下的同胞,袁隆平的心被灼痛了。“民以食为天”。为了人民不再忍受饥饿之苦,为了祖国不再为粮食饥荒担忧,这位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科技工作者下定决心,立志解决同胞的吃饭问题。
    这一年,袁隆平开始了他的杂交水稻研究。这一干,就是四十几年。
    多少个日日夜夜,袁隆平风雨兼程。从实验室到田间,看着太阳晚睡早起;从湖南到海南,追着季节南来北往。面对困惑、迷惘不回头;面对误解、伤害不放弃。心中有爱,矢志不渝。这份爱,他献给了祖国母亲。
    “杂交水稻之父”的盛名,并没有改变他的赤子情怀。面对众多国际机构的高薪聘请,袁隆平都婉言谢绝了,他说,我的根在中国。
    袁隆平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努力,创造了绿色王国中的奇迹,在世界科学史上写下浓重一笔;他通过长期实践,创立了杂交水稻学科,丰富和发展了农作物遗传育种理论;他找到了一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科学途径,这一切,祖国不会忘记!
    真 爱
    用赤诚之心对待农民,用一生的努力让农民多打粮食,多赚钱,农民看着他就像看家里人,一点儿都不觉得生分
    见过袁隆平的人都说,上看、下看、左看、右看,怎么看他,都像个农民。那古铜的肤色,不长年累月地亲密接触阳光不可能这么浓重;那精瘦的身材,不长年累月地上下田埂不可能这么结实。
    长年站在稻田里,生活在农民中,农民看着袁隆平就像看家里人,一点儿都不觉得生分。
    袁隆平说自己是为农民服务的,他愿意向农民学习,农民愿意跟他交心,农民心里想啥他最清楚:饿肚子的时候想吃饱,吃饱了肚子想致富。
    要让农民富起来,要让农民过上好日子。袁隆平说,光靠种粮食很难致富,但粮食又很重要,数量不能少,所以要让农民“曲线致富”。大幅度提高粮食单产,腾出一部分土地进行结构调整,种上蔬菜、水果、花卉等经济效益更高的作物,或者发展水产养殖,这样农民不就富起来了吗?
    家住湘潭县泉塘子镇梅花村的李家俊就按照袁隆平描画的曲线富起来了。今年73岁的李家俊现在还没忘记饿肚子的感觉,所以他打从心眼儿里感谢那个和他一样卷着裤管儿、农民打扮的袁隆平,是袁隆平帮助他和家人“搞”饱了肚子。2006年,家里种了3亩多超级稻,养了100多头猪还有一台大型收割机,4口之家一年收入3万多元,李家俊对现在的日子很满意,就想着下次再见袁隆平时要大着胆子跟他说,“我们打心里感谢你”。
    袁隆平用赤诚对待农民,让农民的地里多打粮食,腰包里多装钞票,农民不会忘记他,而且会给予他更多的尊敬和爱戴。
    袁隆平常说,杂交水稻好不好,要看农民喜不喜欢。2004年,泉塘子镇尚泉村的杂交稻亩产超过了600公斤,村民们都说哪种过这么好的水稻,他们放鞭炮,做锦旗,非要派出代表提着鸡、提着鸡蛋来感谢这位“米菩萨”;2005年,一位黑龙江的农民慕名而来,拿了个自己设计的小型插秧机请袁先生指教。感谢、求助,袁隆平经常要接待风尘仆仆的农民弟兄。
    深 爱
    他办公室的门永远向年轻人敞开,但里面常年放着的草帽、毛巾、长筒雨鞋对周围的人又是一种无声的催促
    40多年来,袁隆平最记挂的,始终是水稻,他要让水稻更加高产,也要培育出更多更好的“种稻人”。在他心里,中国的杂交水稻研究要继承和创新,重要的是要建立一个科研梯队。送出去、请进来、自己带,他倾情守望着这支人才辈出的队伍,一如守望着他的那片充满绿色希望的稻田。
    水稻育种人才需要时间的打磨,无法与自然规律抗衡,既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能急于求成。袁隆平说,一个水稻新品种的诞生通常要经过8个世代的研究,原来一个世代的研究就要耗时8年,到海南育种之后这个时限缩短到4年,如今通过建立人工气候室可以两年培养5代、不到3年出个新品种。虽然进程加快,但周期依然不短,而且想要加班加点赶进度几乎没有可能,只能依靠耐心,只能坚守。
    爱之深,责之切。袁隆平用自己的执着感动着、鼓励着那些愿意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的年轻人,同时,他的那种“磁场”会让后辈感受到无形的压力。在他的助手和学生的眼里,袁先生办公室的门永远向他们敞开着,有想法、有问题,随时可以去探讨、去争论;可是袁先生办公室里常年放着的草帽、毛巾、长筒雨鞋对他们又是一种无声的催促:到田里去,到实践中去。
    不管是毒日头,还是狂风雨,每天必须到田里去,把腿站在稻田里,去认识水稻,了解水稻,要熟悉到一打眼一片稻田就能分辨是哪个品种,它有什么样的“脾气”,一如区分自家和别家的孩子,这是袁先生的要求。要知道一亩稻田里会有1万多到2万株禾苗,这种了解谈何容易。
    育种时,如果一个组合有奇数粒种子应该怎样播?要对称播两排,最后一粒播在两排的中间,这也是袁先生的要求,目的是让秧苗对称,条件均衡,缩小试验误差。要知道育种一季类似的组合要做1万多个,弯着腰在田间工作,有些学生和袁先生一样患上了腰肌劳损。
    爱才、惜才,为了奖掖后学,袁隆平不遗余力。1987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后,他把1.5万美元奖金悉数捐出,建立“袁隆平杂交水稻奖励基金”。后来,又陆续将各种奖金捐出来,累计达100万元。多年来,他每年都把自己与美国水稻技术公司合作所获的顾问费捐出来,设立“所长基金”,专门用来资助年轻科研人员以及科研项目。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心底无私,育出硕果。到目前为止,仅袁隆平带领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就已经拥有高级研究人员超过30人,占科研人员总数的一半;还相继培养出了一批博士、硕士,为提高科研水平积蓄了后备力量。
    挚 爱
    爱,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每个细节中,哪怕是一个会心的微笑,都是幸福的,值得回味的
    在很多人眼中,袁隆平近乎“完美”。因为科学之外的他也是那样精彩,他就像个水晶多面体,无论从哪面看都色彩斑斓。
    科学给了他善于捕捉细节的头脑,他用这种敏锐去热爱生活,他爱得细腻、真挚。
    袁隆平有着一颗感恩的心。上世纪60年代,杂交水稻研究处于逆境。国家科委九局局长赵石英施以援手,给了袁隆平强有力地支持。常念雪中送炭,对于这个伯乐,袁隆平始终没有忘记。30年后,恩人生病,他派专人到北京看望、问候;斯人已逝,首届隆平农业科研基金会颁奖时,还不忘给赵石英颁发了伯乐奖。
    家庭和亲情,在袁隆平的心底分量很重。和夫人邓哲已携手走过43年的人生风雨,袁隆平说,我之所以能在杂交水稻上取得成功,是妻子用理解和柔情铺垫的台阶,他在人前总是称妻子为“我的贤内助”。
    为了杂交水稻,袁隆平夫妻分居20多年;为了南繁育种,袁隆平在二儿子出生第四天就去了海南,一去就是100多天;为了坚持科研,父母病重,袁隆平都无法床前尽孝……对这一切,邓哲选择了理解,选择了无怨无悔地支持,选择了用自己的肩膀担起这个家。
    对这一切,袁隆平打心眼里感激。如今,每天下班之后,袁隆平都会和夫人一起陪孙女们玩电动飞碟,或者给她们讲个笑话,享受天伦之乐;每次应邀出访,或者出国领奖,只要条件允许,袁隆平都会带夫人一道去,耐心地给她当翻译兼导游。
    有人这样问过袁隆平,几十年来您所做的研究让您过着苦行僧样的生活,您还会有快乐吗?袁隆平说了四个字:乐在苦中。
喜爱读书、喜爱音乐、喜爱打球、喜爱游泳、喜爱打麻将,原本丰富的生活给了袁隆平丰富的生活内容。有理想、有追求、有希望,看淡名利,是袁隆平的快乐秘诀。
    “山外青山楼外楼,科学探秘永无休,成功易使人陶醉,莫把百尺当尽头”。心中依然有梦,77岁的袁隆平生活得从容、充实。              ( 摘自《人民日报》,部分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