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第7期(总第56期)
工作动态
统战部组织民主党派和侨联成员参加学校十七大精神报告会
我校五人当选新一届民主党派中央委员
蒋庄德副校长当选中国民主同盟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
马爱群教授当选中国民主同盟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丰镇平教授当选中国民主促进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王孙安教授当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王元教授当选中国致公党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校党委加强无党派人士统战工作
统战部开展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暨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普查
第十二次全国高校统战工作研讨会在南昌召开
西北五省(区)高等院校第三次统战理论研讨会在兰州召开
我校参加陕西省“民族团结进步进院校创建活动”现场交流会
“西安交通大学欧美同学会·留学人员联谊会”筹备工作正式启动
第二附属医院党委组织民主党派成员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
统战部建立集体学习制度
关于在全校师生中征集“两会”代表提案、议案和建议的通知
基层动态
民建交大总支五位教师担任民建陕西省委员会专门委员会负责人
民革西安交大委员会组织党员学习“十七大”报告
简讯
2007年“海外名师引进计划” 试点项目我校获准两项
张军教授获2007年度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
刘俊田教授当选为中国药理学会副理事长
交大附小秦俭老师荣获第五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评比活动一等奖
陈学凯教授作“道德、伦理、政治的合而为一”报告
人物风采
爱国华侨、我校校友吴世华先生捐资设立奖学金
物含妙理总堪寻
--—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民盟盟员卢秉恒院士
工作动态
统战部组织民主党派和侨联成员参加学校十七大精神报告会
11月5日上午,学校召开学习十七大精神报告会,十七大代表郑南宁校长为全校师生作了专题报告。报告会由党委副书记袁治平主持。统战部组织各民主党派和侨联基层组织负责人等30多人参加了报告会。
在报告会上,郑校长结合中央《关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通知》,对十七大精神作了进一步的解读和阐释,并畅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他兴奋地说,党的十七大继往开来,开得非常成功,会内外那种洋溢着自豪、自信的氛围令人难忘。十七大在我党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必将带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
郑校长结合胡锦涛同志所作的十七大报告,着重就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地位、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使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各项要求等,畅谈了自己的体会。他深入讲解了十七大报告中关于发展教育、科技、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论述。
郑校长强调,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要落脚于西安交大的工作,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紧密结合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加强以书院制为特征的新型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实现学问与人生合一的高质量教育,进一步加快学校发展。最近,在迎接本科教学评估的过程中,全校集思广益,将“弘扬兴学强国、艰苦创业的精神,秉承崇德尚实、严谨治学的传统,陶养爱国爱校、饮水思源的品格,坚持‘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开拓创新,精勤育人”确定为西安交通大学的办学特色和长期努力方向,我们要以此来对照自己的工作,以评建为契机,把西安交大培育一流人才的任务落到实处。
报告会上,王建华书记作了重要讲话。他在讲话中强调,学习、宣传和贯彻十七大精神,干部和党员要带头,全校要迅速行动起来,党的各级组织和学校各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通过深入学习,进一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定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办好西安交通大学、提高教学质量水平的斗志和信心。在当前,尤其要以实际行动抓紧做好迎接本科教学评估的各项工作,在严格的评建过程中,进一步弘扬交大优良传统,实现西安交大更好更快的发展。
统战部将组织学校广大统一战线成员深入开展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各项活动。
我校五人当选新一届民主党派中央委员
自11月底至12月21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陆续召开5年一次的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各民主党派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在这次民主党派换届过程中,我校高建民教授、王孙安教授、蒋庄德教授、马爱群教授、卢秉恒院士、丰镇平教授、朱本章教授、王元教授、徐忠教授、陈学俊院士、王兆安教授等11人作为大会代表分别参加了民革、民盟、民进、农工党、致公党和九三学社的全国代表大会。在各民主党派产生的新一届中央委员会中,我校蒋庄德副校长当选民盟中央常委,王孙安教授当选民革中央委员,马爱群教授当选民盟中央委员,丰镇平教授当选民进中央委员,王元教授当选致公党中央委员。
本次民主党派中央换届我校共有5人当选民主党派中央委员,其中1人当选民主党派中央常委。与五年前相比,我校民主党派中央委员和中央常委各增加1名。
在本次九三学社全国代表大会上,我校校友韩启德院士再次当选为九三学社中央主席。
蒋庄德副校长当选中国民主同盟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
马爱群教授当选中国民主同盟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中国民主同盟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11月29日至12月2日在北京隆重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代表中共中央致贺词。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国民主同盟第十届中央委员会,蒋树声当选为新一届中央委员会主席。
我校蒋庄德副校长、机械学院卢秉恒院长和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马爱群院长作为代表参加了大会。民盟陕西省委副主委、民盟西安交大委员会主委蒋庄德副校长当选为中国民主同盟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马爱群院长当选为中国民主同盟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他们两人都曾任中国民主同盟第九届中央委员。
丰镇平教授当选中国民主促进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中国民主促进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12月1日至7日在北京隆重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强同志出席了大会开幕式,并代表中共中央致贺词。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国民主促进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严隽琪当选为新一届中央委员会主席。
我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丰镇平教授作为民进陕西省代表参加了此次大会,并当选为中国民主促进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丰镇平教授是民进陕西省委常务委员、民进西安交通大学委员会主委,2005年12月增补为中国民主促进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王孙安教授当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暨成立六十周年纪念大会于12月9日至15日在北京隆重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永康出席了大会开幕式,并代表中共中央致贺词。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十一届中央委员会, 周铁农当选为新一届中央委员会主席。
我校机械学院常务副院长高建民教授和工程训练中心主任王孙安教授作为代表参加了大会,王孙安教授当选为新一届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委员。王孙安教授是民革陕西省委常务委员。
王元教授当选中国致公党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中国致公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2月17至21日在北京隆重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习近平会见全体与会代表,并代表中共中央致贺词。大会选举产生了致公党十三届中央委员会。万钢当选为新一届中国致公党中央委员会主席。
我校王元教授和徐忠教授作为代表参加了本次大会,王元教授再次当选为中国致公党中央委员委员会委员。王元教授是我校能动学院流体机械国家专业实验室副主任、生态环境与现代农业工程中心主任,致公党西安市委员会主委。
校党委加强无党派人士统战工作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和校党委《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学校统一战线工作的若干意见》,加强我校无党派人士统战工作,10月24日下午,统战部组织召开部分无党派人士座谈会。会议由校党委袁治平副书记主持,党委统战部负责人、无党派人士代表参加了会议。
袁治平副书记代表学校党委向参会的无党派人士传达了全国高校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共西安交通大学委员会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学校统一战线工作的若干意见》的主要内容,通报了学习十七大、教学评估、新校区建设等学校近期开展的主要工作。张定红部长传达了中央统战部《关于在无党派人士中开展以“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主题的政治交接教育活动的意见》的文件精神和省委统战部、学校党委关于此项工作的具体部署安排。与会老师围绕如何加强我校无党派人士工作、充分发挥无党派人士在学校各个方面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并提出了许多很好的建议。对此,统战部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进行试点和探索。
今年,中央统战部决定在全国无党派人士中开展以 “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主题的政治交接教育活动,并确定了天津市、山东省、湖南省、陕西省、南京市和清华大学为政治交接主题教育活动试点单位。根据中共中央统战部和省委统战部的有关部署,校党委统战部积极组织我校无党派人士参加省委统战部、省教育工委组织政治交接主题教育系列活动。
11月22日下午,陕西省委统战部召开无党派人士政治交接主题教育活动动员大会。陕西省政协副主席、省委统战部部长胡悦出席会议并讲话。我校统战部副部长王根聪、无党派人士邸德海、李秀珍老师参加了大会。12月25日我校统战部张定红部长和无党派人士宋合义老师参加了陕西省无党派代表人士主题教育活动培训班开幕式,宋合义老师将参加为期两天的培训。
“无党派人士”是指没有参加任何党派、对社会有积极贡献和一定影响的人士,其主体是知识分子。目前,我校有副高以上党外知识分子800多人,其中无党派知识分子400多人,他们在学校的教学、科研、医疗和管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学校各项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统战部开展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暨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普查工作
根据西安市政府办公厅文件(市政办发[2007]168号)《西安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侨办开展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既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普查和调研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的文件精神,统战部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我校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暨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普查工作。
本次调查范围包括获得他国永久居留权或取得他国国籍,并具有学士以上学位的华侨华人专业人士和在国外正规高等院校留学一年以上或在国外连续进修一年以上的留学归国人员。
我校留学归国人员和华人华侨,分布涉及全校各个单位,普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为了做好本次普查工作,统战部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承担具体工作任务的同志加班加点,圆满地完成了本次调研任务,得到了市侨办有关领导的高度评价,同时也为我校进一步做好留学归国人员工作奠定了基础。在整个普查工作中还得到了各分党委秘书和相关老师的大力支持,他们为本次普查工作的圆满完成付出了辛勤的努力。
第十二次全国高校统战工作研讨会在南昌召开
11月1日,第十二次全国高校统战工作研讨会在江西南昌大学开幕。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陈喜庆,江西省政协副主席、省委统战部长王林森,教育部思政司司长杨振斌等领导出席了开幕式。来自全国90余所高校的180多位从事统战工作的领导和代表,以及部分省委统战部、高校教育工委的领导和代表参加开幕式。研讨内容涉及统一战线理论研究、高校统战部工作创新研究、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研究、海外联谊与民族宗教工作研究、高校党外干部培养与选拔工作研究、高校统战工作与和谐校园构建研究等。
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陈喜庆就如何抓好十七大精神特别是十七大关于统一战线新论述、新要求和新举措的贯彻落实、如何抓好第20次全国统战工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如何抓好全国高校统战工作会议和中央统战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一战线工作的意见》精神的贯彻落实三个方面作了重要讲话。他从“为什么要抓落实”、“抓落实抓什么”、“怎样抓落实”以及“谁来抓落实”四个方面,对新时期如何做好高校统一战线工作进行了深入阐述。教育部思政司杨振斌司长就如何做好高校民主党派工作、党外代表人士工作和宗教工作作了重要讲话。
我校党委统战部张定红部长参加了会议并向会议提交了论文,她在分组讨论会上介绍了我校统战工作的特色和创新点,并就新时期高校统战工作中遇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跟与会代表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交流。
西北五省(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高等院校第三次统战理论研讨会在兰州召开
西北五省(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高等院校第三次统战理论研讨会于10月16日在甘肃兰州召开。中共甘肃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甘肃省工商联党组书记户丁一,甘肃省高校工委副书记高永新出席了开幕式,西北五省(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43所高等院校主管统战工作的校领导、统战部长参加会议。
本次会议以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交流各高校贯彻落实全国第20次统战工作会议和全国高校统战工作会议精神的新思路、新举措,认真研究当前高校统战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努力探索高校统战工作为各省经济社会发展和高校中心工作服务的新方式、新途径为主题。与会代表通过专题报告、大会发言、分组讨论、实地考察等形式围绕新时期高校统战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对策研究,党外后备干部的培养,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无党派人士工作,留学归国人员,民族宗教工作和少数民族工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研讨。
我校党委统战部王根聪副部长和秘书刘夏老师参加了会议并向大会提交论文,与其他高校代表交流了我校在统战工作方面的经验和创新。
我校参加陕西省“民族团结进步进院校创建活动”现场交流会
为探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新途径,努力打造“平安陕西、和谐陕西”,自2006年4月以来,陕西省民委、教育工委在陕西有关高校中联合开展了“民族团结进步进院校创建活动”。这一活动的深入开展,进一步推动了陕西省高校的民族团结进步工作,促进了各族师生之间互敬互爱、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10月23日, 陕西省“民族团结进步进院校创建活动”现场交流会在西藏民族学院召开。陕西省委统战部副部长、民委主任、宗教局长徐自立同志、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郝利生同志、西藏民族学院领导、我校等11所高校代表出席了现场交流会。陕西省民委副主任苏凤华同志主持了会议。徐自立同志、郝利生同志分别就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做好“民族团结进步进院校创建活动”发表了重要讲话。他们在讲话中分析了当前民族团结进步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提出了下一阶段创建活动的明确目标和具体要求。西藏民族学院党委书记赤列旺杰同志代表西藏民族学院作大会发言,向与会同志介绍了西藏民族学院民族团结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基本做法。与会同志还现场考察了西藏民族学院的创建活动,参观了学院校史馆、西藏主权归属与人权状况展室。
我校党委统战部张定红部长、学工部叶明副部长参加了会议。张定红部长作为高校代表在大会上发言,介绍了我校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方面的做法。
“西安交通大学欧美同学会·留学人员联谊会”筹备工作正式启动
随着学校国际化步伐的加快以及人才强校战略的深入推进,我校的留学归国人员队伍不断壮大。近几年来,以卢天健、单文华、易显河、吴锴、陈振茂等为代表的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高层次人才陆续来校工作;同时,学校每年有很多师生前往国外学习、进修与合作研究。根据统战部初步统计,截止2007年10月,我校在岗教师中具有一年以上在国外正规大学和科研机构学习、工作经历的有400多人,他们是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发挥归国留学人员的积极性,为他们发挥作用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同时加强归国留学人员之间联系与交流,扩大我校归国留学人员的影响,扩大西安交大的国内外知名度,以吸引更多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来校工作,加快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有必要建立一个团结和凝聚广大归国留学人员的工作载体。为此,根据国家和省市对归国留学人员工作开展的情况,统战部向学校党委提出了建议成立“西安交通大学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校党委常委会经过讨论,同意由统战部牵头启动筹备工作。
“西安交大欧美同学会·留学人员联谊会”将是由留学(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港、澳、台地区留学的)归国人员自愿组成,在校党委领导下,团结全校广大归国留学人员的群众团体。党委统战部负责做好日常联络、沟通和协调工作。
2007年12月14日下午召开了“西安交大欧美同学会·留学人员联谊会”筹备协调会。党委副书记袁治平、党委常委卢天键副校长、统战部部长张定红、学校高层次办公室副主任王荷凤,留学人员代表参加会议。会议就“西安交大欧美同学会·留学人员联谊会”近期筹备工作进行了讨论和安排。目前筹备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
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简介:
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是在中共中央书记处领导下的群众组织。欧美同学会始建于1913年,是由当时的爱国知名人士顾维钧、颜惠庆、詹天佑、蔡元培、严复等创建,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爱国主义传统的民间组织,曾经在近代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抗日战争以及新中国的成立和建设中发挥过特殊的作用,在海内外华人中有着广泛的影响。文革后,欧美同学会恢复活动,第一届理事会于1986年12月在北京召开,当时的全国政协副主席茅以升学长当选为会长。现任会长为全国人大副委员、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目前,欧美同学会国内正式在册会员已超过1万人,设有留美、留苏、留英、留法、德奥、留意、东欧、北欧、瑞士、加拿大、拉美、日本、澳新、朝鲜等十四个分会。为了继续加强欧美同学会的活力,更加有效地组织广大留学人员积极参加报效祖国的活动,欧美同学会又根据专业领域和行业界别相继成立了欧美同学会企业家联谊会、欧美同学会MBA协会、欧美同学会商会、欧美同学会旅游饭店业专家委员会等等组织。此外,欧美同学会还有大批海外联系会员。近几年,欧美同学会不断加强与海外中国留学人员组织的联系,先后与北美、欧洲、亚洲等地区的一百多个留学人员专业组织建立了稳定友好的合作关系。2003年9 月欧美同学会增冠“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会名揭牌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这在中国留学人员工作史上具有重大现实和历史意义。
第二附属医院党委组织民主党派成员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
2007年11月5日下午,第二附属医院党委在第二会议室召开民主党派十七大精神学习会,来自全院各民主党派的20余名成员参加学习。院党委书记韦俊荣主持会议并讲话,院党委委员、党办主任巩守平参加会议。
在这次学习会上,韦俊荣书记介绍了十七大会议基本情况、一中全会公报、十七报告结构与主要内容等, 讲解十二大以来党章修改的关键内容,阐述了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的重大意义。韦书记指出,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要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工作方针,进一步加强与各民主党派的精诚团结与合作,加强民主建设,做好党的统战工作。韦书记联系国内外经济发展的宏观对比以及我院与国内、省内同级医院发展的纵横对比,强调在看到发展的同时必须清醒认识自身存在的差距,正视问题,既要鼓足信心,又要心存忧患,把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与实现医院、科室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并希望我院民主党派成员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发挥各自在科室医教研等工作中的骨干作用,为医院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与会民主党派成员纷纷踊跃发言,畅谈学习十七大报告的认识和体会,并结合工作实际对医院管理、学科建设、对外联络以及科室具体工作提出问题、思考与建议。张军副院长认真听取了大家的发言,交流了学习体会,并对大家提出的关于科室添置设备等具体问题表示会后进行调研,合理解决。(第二附属医院党办)
统战部建立集体学习制度
为了提高本部门每个成员的理论政策水平,统战部从本学期开始建立了集体学习制度。结合学习,开展统战工作研讨,提高本部门工作水平。结合本学期工作,已经组织了两次专题学习,分别是“贯彻落实全国高校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宗教事务条例》和《陕西省民族工作条例》”。通过这两次学习来看,取得很好效果。大家对及时掌握中央最新的统战工作要求和精神,熟悉国家在人民政协、宗教、民族方面的政策、法规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对今后工作必将起到指导作用。
关于在全校师生中征集“两会”代表提案、议案和建议的通知
陕西省新一届人大和政协会议将于2008年元月中旬召开,届时我校将有多名“两会”代表出席。参加“两会”是参与国家和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事务管理,发挥民主协商、民主监督作用的重要途径。长期以来,我校各级“两会”代表认真履行职责,提交了很多高水平的提案和议案,为促进地方各项事业发展、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充分利用“两会”的资源,也有助于为学校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为使本届“两会”代表的提案、议案和建议更有针对性和代表性,现面向各职能部门、各单位和广大师生员工征集“两会”提案、议案及建议线索。统战部将把大家提供的意见和建议汇总整理后发给“两会”代表;对于重要的建议将协调组织“两会”代表进行专题调研。
联系方式:
1、在统战部网站(http://unit.xjtu.edu.cn/tongzhan)首页的“两会代表信箱”留言;
2、通过e-mail发到统战部信箱:tongzb@mail.xjtu.edu.cn;
3、将书面建议送交统战部办公室(主楼1503室)。
在提供建议时,请大家留下联系方式,以便我们能够进一步交流和沟通。
党委统战部
2007年12月26日
基层动态
民建西安交大总支五位教师担任民建陕西省委员会专门委员会负责人
民建陕西省七届三次常委会通过《关于充实完善民建陕西省第七届委员会专门委员会的决定》。根据此项决定,我校吴平魁等五位同志当选民建陕西省第七届委员会有关专门委员会负责人。其中人文学院吴平魁同志担任法制委员会主任;经金学院王政霞同志担任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经金学院谷慎、贺忠厚同志担任财政金融委员会副主任;人文学院谷玉梅同志担任妇女委员会副主任。(民建交大总支)
民革西安交大委员会组织党员学习十七大会议精神
11月1日,民革西安交大委员会在校民主党派会议室召开委员会委员扩大会议,学习十七大会议文件,并就十七大报告内容展开了讨论。
大家谈到“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地总结了十六大以来的辉煌成就和改革开放近三十年以来的历史经验,科学地回答了党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作出了全面部署,对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了明确要求。”大家认为十七大报告中对党的民主建设的力度明显加大,步伐加快,表示今后要进一步学习十七大精神并贯彻落实好。
会上,与会人员还学习了校党委最新颁发的文件——《中共西安交通大学委员会关于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的通知》以及《关于加强新形势下学校统一战线工作的若干意见》。根据校党委的指导思想,对文件中的一些具体内容进行了研究和部署。
主委朱长纯教授向大家介绍了到台湾参加学术会议期间耳闻目睹的一些情况。让与会党员深刻认识到,今后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把祖国建设的更加繁荣昌盛,早日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民革西安交大委员会)
简 讯
2007年“海外名师引进计划” 试点项目我校获准两项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高校的对外交流与合作,促进我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研合作,扩大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今年5月教育部和国家外专局联合实施了“海外名师引进计划”,在首批36所高校试点。从教育部和国家外专局最新获悉,我校民盟交大委员会主委、机械学院蒋庄德教授和无党派人士、人文学院易显河教授申报的两个项目被批准为2007年“海外名师引进计划”试点项目。(国际处)
张军教授获2007年度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
由宝钢教育基金会评选的2007年度优秀教师奖日前揭晓,我校4位教师获得优秀教师奖荣誉称号。民进交大委员会副主委、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消化内科教授张军教授名列其中。 2007年度宝钢教育基金会在全国共评选出优秀教师奖获得者194位 。 (来源:交大新闻网)
刘俊田教授当选为中国药理学会副理事长
中国药理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于11月6-9日在武汉召开,经过民主推荐和无记名投票选举,我校九三学社社员、医学院药理系教授、陕西省药理学会理事长刘俊田当选为中国药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药理学会是国家一级学会,本届理事会共设8名副理事长,其中西部地区一名。(来源:交大新闻网)
交大附小秦俭老师荣获第五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评比活动一等奖
日前,第五届全国中小学音乐课教学比赛完满结束,本次比赛各省区总共上报小学组71节音乐课、中学组69节音乐课,最后共有42节音乐课入围总决赛。我校民进会员、交大附小秦俭老师是西北五省区唯一入围总决赛的音乐教师,也是15年来我省在该赛事首次荣获一等奖的选手。
音乐课现场评选定于2007年11月22—26日在安徽省黄山市举行,有来自全国各地3000多名音乐教师参加观摩活动。我校秦俭老师执教的音乐欣赏课巴乌独奏《渔歌》一课于在11月25日早8时在黄山市徽州大剧院进行,剧场内座无虚席,在教学过程中秦俭老师亲自演奏了葫芦丝、竹笛、巴乌等乐器,带领学生们自主积极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得到观摩教师的阵阵掌声。评委们对秦俭老师扎实的音乐基本功、钢琴伴奏能力和高超的教学水平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教育部全国中小学音乐、美术课评选活动是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唯一举办的全国性中小学音乐、美术教师教学比赛,也是全国中小学音乐、美术教师赛教的最高赛事,由教育部艺术教育司每三年举办一次。 (来源:交大附小)
陈学凯教授作“道德、伦理、政治的合而为一”报告
11月13日,“学而”讲坛第十七讲在主楼E703人文学院会议室开讲。民革党员陈学凯教授以“道德、伦理、政治的合而为一——孔子正名主张的思想意义”为题,为全校学生做了一次精彩的报告。
陈教授依据自己多年的研究,对已被学界讨论多年的孔子“正名”的主张做了新的解读。陈教授分别从孔子“正名”主张的政治初衷、它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关系,及“正名”主张的政治思想意义这三个方面对孔子“正名”思想的内涵进行了深刻的分析。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纷纷就自己所关心的问题提问。陈教授详细回答了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与重建、兵家文化的道德意义以及法治与人治的关系等问题。从听众踊跃的提问中,可以感受到我校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和对人文学科的热爱。 (来源:交大新闻网)
爱国华侨、我校校友吴世华先生参加医学院院庆并捐资设立奖学金
在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原西安医科大学)庆祝70周年华诞之际,旅居海外的爱国华侨吴世华先生专程从美国赶来参加庆典活动。吴教授虽然身在国外,但长期以来一直关注并关心着母校西安交大医学院(原西安医科大学)的发展,这次更是捐出两万美元设立奖学金作为对医学院对自己教育培养的回馈。同时,吴教授为医学院师生作了题为“潜心研究,为把中医推向世界而不懈努力”的主题演讲。他在演讲中向同学们展示了他一生为推广中医做出不懈努力的人生历程,一幅幅生动的图片使同学们切实感受到这位72岁老人对中医对祖国的一腔热情,令大家深受感动。
吴世华教授,1961年从西安医科大学毕业后,精研中医五年;从1971年到1974年,他又先后师从中医学大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可冀和周蔼祥教授,血液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陆道培。吴教授于1986年旅美,先后在芝加哥大学癌症研究中心和纽约史朗肯特瑞癌症中心从事血癌和肿瘤的研究工作;1991年,吴世华教授通过美国国家针灸和中医资格考试,到华盛顿开始执业。
人物风采
物含妙理总堪寻—记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民盟盟员卢秉恒院士
在人们的印象中,一个产品零件的制造总是和高大的机床、飞转的刀具、复杂的工装、满地的铁屑、隆隆的噪声联系在一起的,然而在我校机械学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我们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车间安谧、地面干净、工序简单,不用任何刀具、夹具就能快速制造出任意形状的复杂零件。这台神奇的机器就是西安交大研究开发的光固化型激光快速成型机。在这台机器的背后,是一位学者50多年来渴求知识、追求科学、不断探索的人生轨迹。他就是我国最早从事快速成型与制造(RP&M)技术的知名专家和带头人之一,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我校民盟盟员、机械学院院长卢秉恒院士。
苦水里泡大的孩子
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卢秉恒1945年2月出生于安徽亳县。这片充满神奇和苦难的江淮大地,曾因养育过一代枭雄曹操和中华神医华佗而闻名于世,也曾因战争、饥荒、洪水而使无数百姓流离失所。“3岁时我的父亲就过世了,母亲靠教书的微薄收入供养3个孩子上学,艰辛程度可想而知。”当时教师实行供给制,由农民支付粮食。卢秉恒回忆起母亲和她的同事因农民交不上粮食只好四处奔走、东挪西凑地为孩子们“找”粮食的情景,还历历在目。由于家境贫寒,上中学和大学时,家里要出学费、书费和路费。每年开学时,是他们家里最为难的时候,他们兄妹靠到蚕厂养蚕、割草等以资补贴。上大学时,卢秉恒每月只有5角钱的零花钱,洗澡、寄信、买肥皂往往不能兼得。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这段艰辛的时光给卢秉恒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生活求学上的困难锻炼了他坚毅的性格,而祖国和人民的苦难激励了他求学强国的决心。“我到大学三年级时专业思想还不稳定,觉得工科方向繁琐没有多深的理论。到后来觉得所学的机械制造专业对国民经济是有用的,便安心苦学。”正是这种对祖国深沉的热爱和责任感,使得卢秉恒在面对逆境时仍然以一颗赤子之心向科学的颠峰执着追求而无怨无悔。
学术多面手
1967年,卢秉恒以优异的成绩大学毕业,正赶上“文革”刚刚开始。他被分配到了河南三门峡中原量仪厂,先干了5年车工,又被调到工厂所属的家属分厂(五七分厂)带领一帮娘子军一干又是5年半,卢教授丰富的动手经验就是在那时逐渐形成的。他不仅掌握了车铣刨磨钻的技术,还在他所在的五七工厂创造了一个不小的奇迹。他进厂前,五七工厂一个稳定的产品都没有,5年后年却达到了年产值100万元,这个数目在70年代是相当可观的。他们用积累的资金改造了厂房,购买了设备,一个像样的工厂就这样建起来了。他是厂长、工程师、又是工人,从中什么都学会了,无论是机床的安装、调试,还是产品的设计、工艺、模具,甚至生产、调度,他样样拿得起,放得下。
改革开放的春风为千万人创造了机遇,也给一直怀有报国雄心的卢秉恒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舞台。1979年,34岁、有着的丰富实践阅历的卢秉恒考入了西安交通大学,成为机械制造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三年后又读博士。从此,他的人生历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幸遇恩师成大器
首次优秀博士论文评选,我校三届博士生仅有3篇上榜,而卢秉恒的论文就是其中之一。1991年,他又被国务院学位办和原国家教委授予“做出突出贡献的博士学位获得者”。而这一切都和他的导师、著名教授顾崇衔先生分不开。顾先生是我国制造技术方面的前辈,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名望。回忆起自己的导师顾崇衔教授,卢秉恒深情地说:“跟顾教授读书做学问受益匪浅,他在老教授中思想很新,越是新的东西他越感兴趣,学生跟他学习,最大的收获就在这里。思维开阔、敢于尝试。”卢教授向记者介绍了两件有关他和顾先生之间的故事。
当卢秉恒的硕士论文快完成时,顾教授看了国外的一篇博士论文,是关于模态分析的,便让他用模态分析来分析他的实验数据。模态分析当时国内还未有人做过,而同学此时大都准备着答辩,他自己却加上了一个新难题,心里不免很急,但是老师让做,卢秉恒就知难而上,他的论文导师很满意,论文成果发表在国际期刊CIRP上。
卢秉恒博士刚毕业时国家酝酿CIMS研究,学校接到这个项目的会议通知,顾先生让他去开会。他当时不知道什么是CIMS,就不想去,顾先生说你去了不就什么都明白了吗?一接触,才知道是搞自动化制造的,他把消息带回学校后,学校组织力量把交大的CIMS也搞起来了。
卢秉恒教授读博士时搞的是阻尼振动控制的研究,阻尼加层结构用在了长征3号火箭仪论文、评职称都容易,为什么要转向呢?卢秉恒坚定地答道:“国民经济发展需要CIMS,转向是国家的需要,我们选题要以国家需求为目标。”
激光快速成型机背后的故事
1992年,卢秉恒赴美国Michigan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及合作研究。回国后,他研究项目又转向了激光快速成型方向。2001年12月,香港,卢秉恒教授以其在快速原型制造技术(RP)上的杰出成就和对促进工业生产的突出贡献被评为2001年蒋氏科技成就奖的获奖者,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先生亲自授奖。蒋氏科技成就奖评审委员会指出:“他所领导的西安交通大学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地开发了以普通紫外光为光源的光固化成型机,该专利技术使得光固化成型机的运行成本减少到紫外镭射成型的十分之一,大大促进了快速原型制造技术在中小企业产品开发及高等院校在教学和实验方面的普及和应用。” 是什么促使他这么快转变研究方向呢?卢院士向我们讲述了一段激光成型机背后的故事。今天,当我们一起回首这段鲜为人知的往事的时候,仍然不得不为他当初的执着和果断而敬佩和高兴。
原来,卢教授在美参观汽车模具企业时,发现了快速成型技术在汽车制造业中的应用。凭着对技术市场的敏锐感,他觉得这项技术很先进,但当时并没有仔细研究。回国后,他发现国内对这项技术需求很大,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因为它能大大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恰在此时,国营黄河机器厂的一个项目要引进这项设备,但没想到谈判进行了将近一年,因资金问题,项目搁浅,但卢教授却通过参加谈判从中了解到了这一技术的详细情况。国外在快速成型技术的开发是在80年代末期,1987年,美国做出了第一台样机,并将其应用于汽车零件开发,随后日本也掌握了这项技术。卢教授感到我们自己完全有能力有实力自主开发这种机器,于是,说干就干,卢教授带领着几位朝气蓬勃的年轻教师和博士生在简陋的实验室里开始了艰苦的创业历程。
万事开头难,搞科研首先要有资金,卢教授大致算了一下,没有100万元是不行的。他一方面向学校争取,学校支持了3万元,但这显然只是杯水车薪。没办法,卢教授又把出国前做课题节余下的20多万元也投了进去。当时有同事劝他说,这样风险太大,如果项目搞不成,以后一点科研经费都没有了。卢教授果断地说,我就看准了这个项目,应该是很好的,他们又说这20万够吗?卢教授就说走总比不走强。
但要造出样机资金缺口还很大,做着做着就不得不停下来。于是,卢教授又试图找企业寻求支持。和河南的一个机床厂、一个军工厂的厂长谈了之后,他们同意投资300多万,但当落实经费时,企业的经济形势发生了变化。后来卢教授又跑深圳,找了一些投资公司,他们听了介绍后,说项目真好,拿出两三千万没问题,希望先拿出一台样机来。卢教授说,如果有一台样机就不会来找你们了,我们就是缺钱造样机。
卢教授想,看来只有靠自己了。于是就先开发软件,很快,软件开发成功了。机器上的激光器需要3万美元,太贵了,买不起,就合作一起试制。这样花了3万元人民币,试制了一台紫外光激光器。同时进行材料开发,这是一种特殊材料,我们国家没有,国外进口2000元人民币1公斤,做实验一槽起码要30公斤,而且要是开发出用这种树脂的机器,费用也太高,在中国难以推广。于是,他们就找化工学院的两个教授共同开发光敏树脂,每公斤成本只要100元。咸阳的一个机械厂帮助卢教授他们做了机架。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课题组通过夜以继日的艰苦鏖战和一分一文的精打细算,用学校及自筹的非常有限的资金,他们硬是把有基本功能的样机做起来了。
1995年9月18日,国家科委开论证会,专家评价很高,首批获得“九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250万的资助。1997年底,他们提前完成了攻关任务。同时,面对我国企业对经济性、降低成本的要求,他们研究用紫外灯代替激光器,开发了国际首创的紫外灯快速成型机。卢教授逐渐成为我国最早从事快速成型与制造(RP&M)技术的知名专家和带头人之一。
与传统工艺相比,快速成型机的优越性、先进性表现在哪里呢?卢教授介绍说,快速成型机用无模制造、计算机控制,能充分体现设计者的意图,工序简单,速度大大提高。这种技术与产品设计者的思想完全一致,这就在产品开发中加快了一大步。他举例说,做模具,可用数控编程铣出来,但数控编程较复杂,如鞋底的花纹,做成CAD输入计算机较难,编程用数控机床加工出来更难,且时间长,而无模制造技术一天就可以做出来。
做一流学问,创顶尖技术
卢秉恒院士创建的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的座右铭是“做一流学问,创顶尖技术”,他们说到做到。成立于1994年的西安交通大学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作为国内快速成形制造研究的先驱,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既有理论研究、又有产品开发的实体。研究所拥有一支由机械制造、材料工程、电子电气工程、控制工程、化工、计算机网络与数据库技术等学科研究人员组成的科研开发队伍,先后承担国家“九五”“十五” 重点科技攻关项目5项、国家“863计划”项目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以及省部级项目等20多项,年平均科研经费约500万元;发表论文210 多篇,出版专著4 本;获国家、教育部等各种奖项10多项,其中,1998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0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卢秉恒本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蒋氏科技成就奖;研究所研制开发了电铸成型机、金属喷涂机、石磨电极研磨机、逆向工程系统、真空浇注机、产品快速开发系统、SPS、LPS激光快速成型机、紫外光快速成型机、光敏树脂等产品,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依托研究所还建有国家级西北RP&M生产力促进中心,在RP主流技术的研究、开发、产业化等工作中取得了重要成果;研究所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其中1人获2000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1人获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基金,1人获教育部优秀教学和科研奖励基金,3人获教育部骨干教师基金。目前研究所有4人评为教育部跨世纪和新世纪优秀人才,拥有在站博士后人员2人,在校博士研究生55人、硕士研究生60多人。
200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同意由西安交通大学为依托单位,与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交大昆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组建快速制造技术及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这对于卢秉恒院士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谈到中心的建设,卢院士充满了激情“国家给了那么好的平台,那么好的机遇,更增强了我们的使命感,”他说:“我们希望利用工程研究中心发挥快速制造技术在我们国家制造业中的作用。一方面,我们要扩大以前的业绩,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开拓一些新的领域:在农业技术方面的应用、在医疗康复工程中的应用。特别是在汽车快速开发中重点的应用,一是利用快速制造车型开发的模具支撑我们汽车车型的定型,二是利用快速制造的技术形成一个全新的汽车发动机的开发途径,我们要把快速成型变成工程的实践,变成我们国家汽车的自主开发能力的支撑。”
作自主创新的先锋
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已形成国内外知名的研究团队,依托快速成形技术,他们作了多方向的拓展创新。开拓的节水农业器件开发研究,获得了“863”现代农业节水重大专项的支持,研究成果已推广用于节水滴灌器材公司及西北地区农业节水,成果获得2005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开展的个体适配人工骨研究已开始成功应用于临床20余例,并在生物制造方面开展了生物活性骨的国际前沿研究。于2000年开展的纳米压印研究,正在挑战精密模具制造的极限,为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制造开辟一条可通往自主产权技术及下一代IC制造技术的蹊径。不断开拓,走自主创新之路,是卢秉恒院士的宿愿,也是他领导的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的前进方向。
“境自远尘皆入咏,物含妙理总堪寻。” 这妙理便是真,寻就是去求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卢秉恒院士正在沿着科学的光辉大道一路高歌,迈向新的征途。 (来源:交大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