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第5期(总第70期)
统战要闻
●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莅校视察
●香港原立法会主席范徐丽泰受聘我校兼职教授并作报告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王小力副书记主持召开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座谈会
●王小力副书记调研学校统战工作
●促进学校科学发展成为统战工作鲜明主题
●党委统战部多种形式开展调研工作
●“我为交大发展献一策”(第2-6期)
●征文选登: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建设
工作动态
●统战部组织民主党派、侨联老同志参观活动
●关于开展统一战线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有奖征文活动的通知
统战要闻
全国政协副主席万钢莅校视察
4月24日下午,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同志,在朱静芝副省长、科技厅厅长张炜、教育厅厅长杨希文等陪同下莅校视察。我校党委书记王建华,副校长蒋庄德、卢天健,校长助理席光,卢秉恒院士等陪同视察。
万钢同志一行首先来到曲江校区考察装备制造与科学技术实验室,详细了解实验室的科学研究方向、人才队伍建设、装备及获奖情况等,听取了蒋庄德副校长关于实验室高速加工装备、动力装备、电气装备、微纳制造技术与装备等方面情况的汇报。
接着,万钢同志一行前往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视察,听取了中心主任卢秉恒院士的工作汇报,特别就“万辆汽车工程”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详细询问,同时参观了激光快速成形机、智能喷涂机、车身模具快速成形等高技术设备。
万钢同志一行还专门考察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听取了实验室主任王建华教授关于特高压套管研制基地的汇报。万部长对该实验室一系列特高压套管技术的研制工作予以赞许。同时还视察了理化分析室、显微镜室、分子模拟计算平台等,在宽带介电谱测试系统以及热分析系统前,与项目研究中的学生进行交谈。
在考察我校之后,万部长一行出席“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组织实施管理工作座谈会”,我校王建华书记、校长助理席光以及有关教师代表参加座谈会。王建华书记就我校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情况作了专题汇报,西工大领导同志以及与会同志也作了发言。万部长勉励高校再接再厉,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科技重大专项这一宝贵机遇,大力促进学科建设,特别是综合交叉学科的发展,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研究,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来源:交大新闻网 )
香港原立法会主席范徐丽泰受聘我校兼职教授并作报告
4月25日,应全国人大常委、我校副校长蒋庄德教授的邀请,香港原立法会主席范徐丽泰女士莅临我校,与我校党委书记王建华等校领导会晤,受聘我校公管学院兼职教授,为我校师生带来“走进香港社会”的报告。
范徐丽泰女士在蒋庄德副校长陪同下,参观了我校西迁纪念馆和艺术馆,对我校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后,在主楼宣怀厅,范徐丽泰女士与我校党委书记王建华、党委副书记王小力、副校长蒋庄德及党校办、宣传部、学生处、校团委、公管学院等单位负责人座谈,交流对香港社会和文化的一些领悟,探讨我校在大学校园建设、大学管理、科技发展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情况。
会谈结束后,范徐丽泰女士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步入主楼多功能报告厅,在此受聘我校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兼职教授,以“走进香港社会”为题,做客由校团委主办的“九州名家”高端系列报告会。
蒋庄德副校长为范徐丽泰女士颁发兼职教授聘书,并佩戴校徽。接受聘书后,范徐丽泰女士说:“感谢西安交通大学给我这样的荣誉,让我成为你们的一员,以后在香港我可以说:我也是西安交大的!”
王小力副书记主持报告会,他介绍说:“范徐丽泰女士是香港政坛举足轻重的人物,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最高荣誉——大紫荆勋章的获得者,她曾连任三届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主席;她是历经25年政坛风云的铁腕女政治家,她曾不畏英美的阻挠,为维护香港利益坚决遣返越南船民,不畏港督彭定康的强权,坚决辞职;她还是香港市民口中亲切的范太,她享受 家庭生活,喜欢和普通市民一样在热闹的街市上购物、散步,她是重视亲情、为深爱的女儿捐献肾脏的慈祥母亲;她是睿智的、强势的,也是温婉的、亲和的。”
在报告中,范徐丽泰女士以她多年担任香港立法会主席的经历,与我校师生分享了她眼中的香港社会。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介绍了香港回归后的经济制度、法律制度、政治制度,以及香港所重视的守法、包容与自由。作为中西方文化学术的一座桥梁,香港在不断地变化,因此说“香港是一本很难念的书”,然而范徐丽泰女士援引实例,详细地展示了香港回归后的动态发展过程。从亚洲金融风暴到SARS,再到C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范徐丽泰女士向师生证明了“香港好,中国好;中国好,香港更好”。
报告会后,范徐丽泰女士就我校师生关注的法律与人情、立法与执法、媒体监督及香港文化等问题做详尽解答。她认为,香港是一个包容的社会,尊重人的发言权利和表达自由,但同时也需要媒体的监督。
范徐丽泰女士的精彩报告,赢得台下阵阵掌声。王小力副书记说:“这是范徐丽泰女士受聘我校兼职教授后的首场报告会,我们期待范徐丽泰女士经常回学校作报告,常回家看看!” (来源:交大新闻网)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王小力副书记主持召开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座谈会
4月22日下午,王小力副书记主持召开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座谈会,就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查研究专门听取党外人士的意见。学校7个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代表、统战部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
王小力副书记首先向党外人士介绍了学校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总体情况,特别是正在进行的专题调研工作情况。他希望大家对目前学校最亟需解决的问题、产生问题的根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畅所欲言,多建促进发展之言,多献共建和谐之策。
与会人员围绕 “育人为本创一流,改革创新求发展”的实践活动载体先后发言,热烈讨论,针对开展以育人为中心的“质量工程”建设关键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建立有利于提高教学工作、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教师考核评价和晋升指标体系?学校应采取哪些措施和政策导向培育教学名师、优秀教学团队?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工作的“瓶颈”问题、加强中青年教师培养的措施、如何发展优势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科研管理体制创新、如何采取措施杜绝学术造假和学术不端行为?加快医学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具体思路、如何发挥学校人才和资源优势,支持地方经济文化建设、重视师生员工身心健康发展、建设和谐校园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如,树立重视教育教学工作的理念和管理、考核的机制;真正发挥教代会作用,充分体现科学决策和民主决策、教授治学;在人才工作中处理好引进与培养的关系;在教学、科研及年轻教师培养中发挥团队优势,重视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帮助他们过好教学关;进一步明确附属医院发展定位,统筹医教研三支队伍的协调发展;树立以贡献求发展的理念,主动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对学校的支持;在管理重心下移过程中加强对权力的监督等等。
王小力副书记认真听取了大家发言和讨论。他表示,大家从不同方面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首先表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非常关注学校的发展,大家是经过深入思考的,谈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王小力副书记强调,广大党外知识分子在学校教书育人、改革发展各项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校统一战线人才济济,联系广泛,希望今后在育人、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方面可以发挥更多更大的作用。对学校的工作,希望大家多提建设性意见。全校上下一条心,各方面力量拧成一股绳,我们就能够克服种种困难,就可以推进学校又好又快发展。
王小力副书记调研学校统战工作
5月4日下午,王小力副书记在主楼第三会议室主持统战工作调研会,就目前学校统战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开展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进行调研。党委统战部全体同志参加。
党委统战部部长张定红汇报了统战部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阶段的有关情况,党委统战部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阶段除了在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和分党委统战委员中开展调研活动外,还积极组织统一战线成员紧密围绕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医疗等开展了“我为交大发展献一策“活动。近年来,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我校统战工作开创性地开展了一系列有特色的活动,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负责人列席校长办公会、党外人士建言献策送阅件、统战理论与实践研究立项、“两会”前夕面向师生征集提案议案等做法成为我校统战工作的新亮点,得到了上级部门和学校领导的肯定。学校统一战线成员也紧密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建言献策、民主监督等工作,为学校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但是,学校统战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如何有效开展党外代表人士和广大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工作、如何加强对分党委统战工作的指导和督促检查等。针对这些问题,大家就统战部在分析整改阶段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发言。
王小力副书记在听取大家的汇报后,对统一战线成员积极参与解放思想研讨和“我为交大发展献一策”主题活动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说,近年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统一战线工作,统战工作也是学校党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统战部要根据前段时间的调研,重点就民主党派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建设、党外干部培养和如何发挥分党委统战委员作用、如何做好我校民族宗教问题协调工作等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措施和建议,有针对性地写好调研报告,使学校统战工作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有更大发展。
促进学校科学发展成为统战工作鲜明主题
当前我校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蓬勃展开,广大党外知识分子对于这项事关长远、事关全局、事关西安交大未来发展的重大活动从一开始就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并积极参与到学校各个层面的学习、讨论和调研活动中,为交大的发展积极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4月22日下午,王小力副书记主持召开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座谈会,就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查研究专门听取党外人士的意见,学校7个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参加了座谈会。大家围绕 “育人为本创一流,改革创新求发展”的实践活动载体先后发言,热烈讨论,针对学校的育人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和科研工作、医疗和医学学科发展、支持地方经济文化建设、重视师生员工身心健康发展、建设和谐校园等方面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体现了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知识分子与党肝胆相照、爱国、爱校的优良传统。
我校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共有成员850余人,其中副高以上无党派知识分子400多人,分布在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医疗等各个方面。尤其是以陈学俊院士为代表的老一辈党外知识分子,为西安交大的发展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正如郑南宁校长在陈学俊院士90华诞暨从事教育科技7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致辞中所说,陈先生在西安交通大学创建了我国高校中第一个高压试验台和第一个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形成了一支特色鲜明、有国际影响的优秀学术团队,培养出一批批优秀人才,仅陈院士亲自教过的学生就多达2500余人。多年来,广大的党外知识分子活跃在学校各领域的工作岗位上,为西安交大科学发展、再创辉煌而辛勤工作着。在做好本职工作基础上,对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各方面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得到学校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展以来,我校党外知识分子以各种方式积极参与学习实践活动之中。近40名党外校管干部和民主党派及侨联基层组织负责人一同参加了学校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动员大会和学习研讨班,并积极参与本单位本部门组织的各类学习、调研活动;一批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党外专家教授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调研会;在校党委领导和党委统战部的具体组织下,广大统一战线成员积极参加到“我为交大发展献一策”活动中,先后有100多人次通过参加各类专题调研会、个别访谈和撰写征文等形式,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
党外知识分子参加学习实践活动,在受到教育、提高认识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了学校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迸发出积极为学校献计出力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也充分体现了统一战线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全校上下群策群力、万众一心、积极推进改革创新、努力实现科学发展,为使学校早日创建成为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党委统战部多种形式开展调研工作
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统战部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通过认真讨论和分析,把当前我校统战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为3类12个问题:第一类问题作为本年度重点推进工作,如分党委统战工作、民主党派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建设等;第二类问题在原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如民主党派组织发展中的若干问题、党外人士参与学校改革发展,发挥民主监督作用的长效机制和工作平台等;第三类问题需要进一步取得领导和其他部门支持以便更好地解决,如党外后备干部发现、培养渠道、建立高校民族宗教工作协调机制等。
通过分析,统战部把分党委基层统战工作和民主党派领导班子建设作为调研重点,开展专题调研。统战部先后召开了九三学社、农工党、民建、民盟、民进、民革、致公党交大基层组织领导班子成员、支部(支社)主委以及部分骨干成员参加的调研座谈会,就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党外后备干部培养、党外人士建言献策和民主监督以及对学校、学院统战工作的建议等问题进行调研座谈。在座谈会上,大家对如何突出本党派特色、开展特色活动,如何拓宽党派后备干部发现、培养和使用渠道,如何拓展党外人士发挥作用、履行职能的平台和途径等问题提出了许多具体建议。统战部还制作了“分党委统战委员调查问卷”,对分党委统战工作进行调研。
近期,整个调研活动已经基本结束,统战部正在按照学校要求撰写综合调研报告,并针对调研中反映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从而进一步加强我校统战工作我校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和分党委统战工作,使我校统一战线成员在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开展建言献策和民主监督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我为交大发展献一策”访谈(第2期) ——对研究生培养制度的建议
经金学院仲伟周教授:
一、建议在研究生选拔的过程中穿插研究潜力的考查,同时本着宁缺毋滥的精品原则。比如,我们可以在复试的时候延长一下考核时间,令其在半小时或一小时之内对命题展开一个分析,对于其逻辑思路、研究潜力进行考查;命题这部分,可以是所报专业的导师团队来共同完成。
二、建立研究生导师队伍的退出机制。未必一定要一个导师带一个学生,有能力的导师适当多带一些是完全可行的。而将来的一个发展方向,是要学生来选老师。
三、前两年开设一些基本课程,教授学生理论及其分析方法。两年以后做一个中期考核,经过旨在研究潜力素质的考核,没有通过的就发放硕士毕业证予以毕业;通过的考核,确实具有研究能力的人则进入博士阶段的研究。
四、由导师根据自身科研项目、自己学生的研究能力以及对研究的贡献大小来分发科研经费,学校应该灵活掌握,因学科而异。
五、就研究生学制上来说,尤其是博士生学制,应该设立弹性学制。
六、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交流。现在都是导师负责制,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把研究生依附于指导教师个人身上,不利于打破门户偏见,也就谈不上跨越师门、同事、学院、院校的交流,更谈不上国际合作与交流。建议我们让一篇论文的所有作者享有同等的权利,这或许是可以促进学科间、团队间的交流与合作。
电信学院卫军胡副教授:
一、学校应该重视来自工业界的横向合作项目: 1)企业有大量的实际问题和技术困难,其中很多项目可以提炼出科学问题;这种实际需求驱动的科学研究能够有力地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是交大的社会责任。2)很多大企业设立了前瞻性基础性研究基金,其难度不亚于国家设立的各项基金。3)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参与这些项目,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使他们了解社会,了解市场,更加面向实际、面向企业、面向生产,成为企业实际需要的人才。4)扩大学校在工业界和社会上的影响。
二.、在研究生管理中应“精兵简政”。
三、学校的投入要加大,要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角色。研究生导师在学生的事务管理等非业务方面花费精力过大,使导师精疲力竭,占用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近几年,学校基础性、普惠性的资金很少,经费和资源分配不尽公平、公正、公开,很多人没有体会到这些计划带来的好处。
四、在研究生培养中发挥团队作用。由团队、小组或类似于学位或学术委员会的机构经常性地对学生的研究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
五、 加强学生的淘汰机制。
六、改革研究生招生制度。建议以初试成绩为主,取消或弱化复试阶段的笔试,强化面试,重视考察过往学习成绩和研究经历。根据初试和面试成绩按120~130%的比例划定录取分数线,供导师和学生双向选择,未被选择的学生进行调剂或予以淘汰。
七、 适度试点改革目前的导师制,允许有课题、研究目标明确清晰的教师招收和指导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学生的质量由团队集体负责。
人文学院李秀珍副教授:
我校文科研究生已由原来的三年制改为现在的两年制,但现在的两年制存在严重的问题:首先,本科生扩招以后造成研究生整体水平下降,基础较差,学生的知识积累不足,特别欠缺对一些基本理论和大量历史背景知识的掌握。其次,学校规定的学分比较多,学生在一年级要忙于上课,到二年级则要忙于做学位论文和就业,培养出来的研究生在诸多方面是不够成熟的。我们建议学校相关决策部门以一定方式和文科院系的老师在这个问题上进行沟通交流,从保证学生质量出发,达成一个很好的方案;如果有必要,我觉得可以把现在的两年制改为原来的三年制。
“我为交大发展献一策”访谈(第3期) ——对教学工作、教学质量和教师考核晋升指标体系等的建议
机械学院赵宏教授:
第一,学校提供一些必要的条件,营造一种积极教学、敬业的氛围,教学在教师考核中应与科研占到同样比重。第二,科研的成果大小不应以科研经费的多少来衡量。第三,应给每个老师提供一个平等的教学、科研平台,给其发展的空间和机会,真正实现公共资源大家用。最重要的还是应从根本的制度上提供好的教学环境,保障教学质量,给老师公正的评价认可。
公管学院雷战波教授:
教师评价体系应该多元化,让擅长搞研究的搞研究,擅长教学的教学,能二者结合的当然最好,人才的衡量不能只有一把尺子,学校应该是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
经金学院仲伟周教授:
第一,针对主要承担的工作采用不同的指标体系来考核是非常必要的。在教学和科研之间,一个老师通常是有所偏重的,我们应该给予老师良好的长期规划与职业期望。第二,晋升指标方面,对于科研突出的老师来讲,在高水平论文、重大重点项目、科研成果奖等方面,应该给一个更长的考核周期。第三,学校、学院/系、老师个人对于教师考核的目的也应该有个正确的认识,考核机制目的在于发现我们教学科研过程中的不足,让大家共同进步。
电信学院唐泽荷教授:
工程系列实验室中的老师们工作很辛苦,但职称的机会却非常少,建议学校能对这个问题提出较好的解决办法。
理学院李乃成副教授:
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改革,实行长远规划,例如对上课教材逐步使用MIT教材。从人的生理结构来看,30—39是取得成果黄金年龄,这时应让其少上课,用更多的时间来搞科学研究,45岁以后的年龄阶段,根据实际情况让其多搞教学研究。
不能只根据教师发表了多少篇论文作为教师考核和晋升指标,还应看他为教学做了多少贡献。应该改进教师评估政策,让教师把精力放在教学上,一流大学应培养出一流的学生,要看到这些学生十年、二十年后的贡献,而不是单纯追求发表文章。
电信学院卫军胡副教授:
体系建设的关键是如何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善待自己的员工,管理要以积极、开放、健康和建设性的态度对待员工;2、为教师减压,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去思索、去准备课程、去设计实验。3.、指标体系不可过于量化和刚性,给团队负责人、教研室主任、所长、实验室主任、系主任等基层学术组织负责人足够的考核权,在评价机制中适当引入柔性和定性指标,重视发挥基层学术组织的作用。4、要对公益性的工作、重要但没有显现性的工作,甚至付出努力后失败的工作予以承认和肯定。5、不应只考核产出,也应该考虑资金和资源的投入,尤其对那些利用学校或政府财政投入的项目应该重点考核执行效率和投入产出比,加强监督和审计。
能动学院段权副教授:
改变现在唯论文论,以Science Index等为标准的评价方法,教师的考核应该综合评估,因地制宜。
医学院于晓江高级实验师:
加强听课制度。对年轻老师来说,听课制度要明确一个指标,但也不用规定得过死。听课,未必是听本专业本学科的课,而在于对别的老师对如何将知识贯穿的方式的一个揣摩,同时提高自己。
“我为交大发展献一策”访谈(第4期) ——对医学教育、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第一附院赵新汉教授:
1.建立文理医结合的新教学体系。加强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教育,建设文理医结合、宽基础、重实践的新型课程模块;增设各类选修课,实行学分制;增设各种辅修专业,开设第二学位课程;利用综合性大学人文氛围和学生间的交流,强化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高质量医学创新人才。
2.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层次。借鉴国际经验,多渠道筹措资金,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同时要以培养研究生和长学制医学人才为主,建立多元化的研究生培养模式,逐步提高办学层次,努力实现医学人才培养的国际化。
3.认真研究学科发展的内在规律,建立有助于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科研管理机制,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跨学科、跨地区和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和科研;建立聘岗竞争、人才引进等机制,并由此形成高水平的学术梯队,推动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4.建立若干医理、医工、医文、医管等跨学科和多学科组合的研究所或研究中心,制订相关的政策,鼓励不同学科的教学、研究人员到该研究所和中心短期或长期工作,联合申报重大科研项目,共同开展科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学研究人员的学术水平。
5.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既要送出去,学习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也要制定相关政策,吸引不同国家的人才前来讲学、工作和留学;要积极建立跨学校、跨地区、跨国的各种研究中心与合作机构,通过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努力提高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
6.建立有利于医学教育管理的特定机构———医学部或医学中心。医学教育部分规模都比较大(包括附属医院),结构层次相对较多,为了更好地开展工作,应建立独立权限大于其他学院的医学教育二级管理实体机构———医学部或医学中心,以利于医学部(或中心)更好地管理和运转,促进医学教育与医学生命学科更快地发展。
第二附院徐泉教授:
根据培养目标和医学教育的发展,建立“2+3+2(4+3)”、“4+4”和“2+2+2+2”的“多通道”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更有利于培养高质量的医学人才。
(1)建立多通道:二年级公共基础教育结束时,从校内文科、理科和工科等专业学生中遴选高质量学生就读医学专业;在四年级阶段,从七年制或五年制的四年级医学生中选拔优秀学生,就读长学制临床医学专业。从文、理、工科等专业毕业生中招收直接攻读医学博士的人才培养途径,研究宽泛学科背景下的医学博士培养新模式。同时,在二年级、四年级、五年级等阶段,允许部分医学生分流至其他专业。
(2)建立本硕博贯通制和双博士制度:开设本硕博贯通的八年制医学教育,学生毕业时授予临床博士学位(MD),同时在七年级或八年级学生中,选拔部分尖子(10%—20%)通过一定时间的修业和科研,在获得临床医学专业博士学位的基础上,授予医学科学博士学位(即:MD+PhD),实现与国际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接轨。同时,在六年制和七年级学生中,选拔与自愿相结合,推荐部分学生攻读科学硕士、博士学位,为基础医学的发展输送人才。
(3)建立分流和精英选拔机制:包括分流制与选拔制相结合;多渠道入口(二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和非医学专业四年级毕业后),多渠道分流(二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和七年级学生可根据学业成绩、特点和志向获取不同的学位或转向不同的专业),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专业兴趣和差别。
(4)探索和建立多模块学分制与弹性学年制:其要点是:建立以公共教育课为基础的,以专业核心课程为主干的,导师指导下的分层自由选课制度。根据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学士、硕士、博士三个层次的不同培养要求和特点,确立与之相对应的基本学分要求。在教学管理(包括学籍管理)中,要强化学分的观念,淡化学年的限制,给学生更多的个性发展空间,为此要建立弹性修业年限制,初步考虑学士的修业年限为5—7年,硕士为7—9年,博士(包括双博士)为8—12年。在规定年限内允许学生休学参加工作。
在规定基本学分和修业年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学位层次的培养目标要求和临床医学专业学科分类,设计各种修业模块(学习菜单),原则上,硕士学位以下,只能以临床医学二级学科的学习为主,毕业后为通科医生;博士学位以临床医学的三级学科为主,毕业后可作为专科医生。
医学院王唯析教授:
建议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时,应考虑医学学科的特殊性。我校地处西北,经济欠发达,吸引高尖医学人才较难,故在积极引进校外人才的同时,勿忘本校现有人员培养。晋升高级职称条件太高,有些同志感到高不可及,反而挫伤积极性,这样可能导致高尖人才引不来,现有人才士气不振,学校工作近期难以有突破性发展。
加快医学学科建设与发展,一是积极引进医学科高尖人才,同时有针对性培养和扶植校内现有人才;二是注意各学科的协调发展,临床学科人才培养出路较好,研究生招收情况甚好,但同时注重基础学科研究生培养工作。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是医学科学研究中两个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临床学科快速发展的基础是需要基础医学研究的支撑。近几年基础医学的多数学科研究生招收过少,学科内活力不足,建议在学生待遇和科研经费上给予照顾。
第一附属医院朱本章教授:
合校以来加强了医学七年制的教育, 新建了医学八年制教育, 医学教育出现了新气象。但五年制本科教育规模有所萎缩, 招生人数明显减少。经过几年来实践,结合学习本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 ,建议适当扩大医学五年制本科的招生规模。
1. 扩大医学五年制本科的招生规模符合中央《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的精神。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要加快建设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全面覆盖,使农村居民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城市居民不出社区就可以得到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医疗服务。
要实现中央的意愿,建立和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医护人才队伍建设是关键之一。
历史上陕西各级医院都有西安医大的毕业生,但最近几年很多县市二级医院都补充不到我校的毕业生,不要说乡镇医院了。我们的八年制人数少,没有规模;我们的七年制毕业生不愿去基层,因此,加强五年制教育很有必要。
2. 扩大医学五年制本科的招生规模,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具体表现。
高校的功能就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交大地处陕西,交大人吃的陕西的粮,喝的陕西的水,理应为地方输送更多的人才。我们的八年制教育规模小,尚无毕业生,七年制毕业生或“孔雀东南飞”,或出国,或钻入大医院,究竟有多少人到基层工作?不知我们的决策者是否心中有数?
目前陕西的医学院校中,四医大是为部队培养人才,延安医学院、咸阳中医学院和西安医学院(刚刚由省卫校升格,还没有毕业生)都不是主力,其毕业生质量远远不如我校, 地方政府是很看重我校的毕业生的。
新医改“要解决大医院"看病难"问题,就得把病人留在基层,应重点解决交通要道上的县医院能力建设,特别是医师队伍的建设。所以建议适当扩大医学五年制本科的招生规模,以适应为社会服务的需要。
3.扩大医学五年制本科的招生规模是改善研究生生源的需要。
这几年医学研究生的生源素质一年不如一年,今年内分泌专业研究生复试,十几个复试生中只有3个是本校本科生,其他来源:有三峡大学医学系(原三峡医专),武汉冶金医专,甘肃民族学院,河南南阳医学院…….,我们的学生都报考北京上海了,扩大招生有利改善研究生生源。
4.扩大医学五年制本科的招生规模是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的需要。
基础医学的教师反映,他们的目前的课时太少,没有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有窝工现象。
医学院赵晏教授:
医学院应以培养德才兼备的好医生为自己的重要目标,以保障人民健康为己任,我们的毕业生能在全国的医药卫生界,以高尚的医德医风和精湛的医疗技术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这才是我们的最大骄傲。
医学院于晓江高级实验师:
建议学校在考虑专业设置上,应该更加具有针对性。除了本科、研究生的分型,还应在地区性不同对象上有所区分,讲究实际。可适当增加五年制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培养未来的社区医生也是医疗界所需要的。
“我为交大发展献一策”访谈(第5期) ——对附属医院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的建议
医学院袁秉祥教授:
首先,(附属医院)医疗是放在第一位的;其次,作为教学医院和附属医院,教学和科研均不能偏废,实际上教学、科研也促进了医疗工作。对医务人员的晋升应分别管理,有经验的好医师或药师可从医疗职称晋升(主治、副主任、主任),具有教学和科研优势的医师可从高教职称晋升(讲师、副教授、教授)。对于参与教学的医师应按教师待遇,或按教学工作量定出流动的教师指标。
第一附院赵新汉教授:
科研方面,尽快推出质量导向型学术评估机制,现行的“一刀切”式的数量导向型学术评价机制,忽视了个性化、多元化和人性化,妨害了学术创新和学术自由发展。为了净化学术风气,需要在加强学风教育的同时,有力地惩治学术不端行为,防止形形色色的单位保护主义。
教学方面,应下大力气加快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加大教学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出高质量的国家级精品课程,申报教学成果,培养大师级的知名教授,聘请国外学者来校教学,实行双语教学,引进国外原版教材,甚至可实行全引文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
医院管理方面,建立新的医院-科室管理模式。由于各科室情况差异很大,应当鼓励和探索多样化的管理模式。针对综合性医院规模大、专业多等特点,建立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变支配为支持,变领导为服务,主要有:1、教授治院治科。建立院科两级专家管理委员会参与医院与科室管理,医院的重大决策、政策和制度应递交委员会讨论通过,减少医院管理中的行政权力,淡化行政干预意识;2、放权与分权。医院应将部分管理权限下放到科室,分别赋予各科室相应的人、财、物等管理权,医院要注重宏观管理和各科室之间的协调、指导和质量监控;3、分层目标管理。为了既调动科室的工作积极性,又保证医院整体的协调发展,医院应对各科室进行目标管理。由医院会同各科室共同制定发展规划,然后在规定期限内组织专家考核。在管理中应注意各学科专业的特点和长处,使管理过程既要制度化,又要个性化。
第二附院薛红安副教授:
交大多年来注重发展工科学院,医学院并入时间不长,学校对医学院的管理不熟悉,工科学院的管理制度也许并不适合医学院。
医学教育在学校比重低,学校对医学教育应该予以重视。
适当提高医学院招生要求,提高生源质量。
加强师资建设。目前附属医院的教师并没有归入真正的教学系列,但承担的教学任务是一样的,待遇却与交大老师有明显差距,不利于师资建设,需适当改善。
医学院赵晏教授:
一附院、二附院、口腔医院和校医院要有自己的“名医”,由学校和社会双向评审,其奖励和待遇等同于“名师”。
“我为交大发展献一策”访谈(第6期)
电气学院王兆安教授:
第一,从提高教学质量来讲,不能仅仅依靠名师和精品课程,应该努力提高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另外,当前评职称时普遍存在只看科研水平,教学无足轻重的情况,这种情况一定要改变。
第二,我校地处西部,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应立足于“自己培养”,当然,有合适的人才可引进更不应放过
第三,中青年教师的培养问题,学校一定要重视教师中团队的建设。年轻教师一定要先有一名老教师带;另外,上讲台前一定要先听老教师的课,有利于年轻教师的成长。
第四,大学的三支队伍都很重要,一支也不能少,学校一定要搞平衡。当前,我校实验队伍较薄弱,多年没有补充,队伍老化,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
第五,学校要发展,还应处理好教师的福利问题。就住房问题来讲,一村已盖好的房子应及早分配,大家可利用五一假期装修。
理学院李乃成教授:
为了更好的体现育人为本,建议对学生进行分流,有志继续深造的学生,可将其本科学习阶段与研究生学习阶段打通,扩大其保研比率;打算毕业后参加工作的学生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应才施教,有侧重点的培养,把“2+4+x”的培养模式落到实处。
学校应该将人才培养放在根本的位置上。鼓励教师采用高水平的教材,上出高水平的课。选择性的采用MIT的教材,进行双语教学,一定时限内由双语教学过渡到英语教学。
在当前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建筑材料价格和人力资源成本较低,抓住这一机遇,大规模改造交大住房,改善教职员工的住房条件。
能动学院傅秦生教授:
1、大家的意见要及时付诸行动,意见征集不能只是一种形式;2、不要刻意强调科研而忽视了本科教学。
公管学院雷战波教授:
第一,学校要多吸引全国各地的优秀博士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他们一定可以在交大生根发芽,这样学校的发展才能更有后劲。第二,提高教师待遇、减少压力,让教师有自己的核心兴趣,教师管理更人性化一些。
医学院曹永孝教授:
把研究生按照半个工作人员看待,对其工作成绩进行经济津贴,使其安心工作,也能更好地吸收生源。在招生制度方面,考试的科目应与培养目标一致,重视专业知识的考核,以免学生把过多时间精力放在政治等课上,而放松了专业知识的学习。
另外,学校应该加强对实验技术人员队伍的管理。
理学院范金城教授:
校医院中教师看病的相关报销程序太复杂,应当适当精简一下,最好再适当提高一点报销比例。在一附院、二附院看病最好直接按规定比例收费,不再报销。在交大医院、交大医疗站增加专家门诊人次。
机械学院诸文俊教授:
学校领导及每位教师都应有重视学校育人工作的意识,教会大学生如何做人是极其重要的,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用心对待这件事。此外,我们还应极高地重视学校的科研教学工作,以培养理论与技术兼得的人才,全面提高人才质量。
档案馆王文娟、张小亚:
1、档案馆应当“三合一”,为学生提供便利;至少西区的两个档案馆应当合并;2、对档案馆的重视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提高学生对档案馆的知晓程度,方便办理手续;3、档案室学生勤工助学岗位不够,远不能满足正常需要。 (通讯社 颜萱)
“我为交大发展献一策”征文选登
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建设
(九三学社社员、财务处财务管理办公室主管 钱梦勇)
为了响应校党委号召,学习和践行科学发展观,作为一名学校财务管理人员,结合自己的具体工作实践和体会,在此仅就如何完善学校管理工作,提升工作效率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期望能为学校的发展出一份力。
一、分析大学管理的内涵,制订适合学校管理实际的公文流转模式
从一定的角度讲,大学的日常工作由教学科研和行政以及事物管理两大部分构成。剖析大学管理的特点,应该说大学是一个学术组织,学术是大学的生命所在,大学管理的根本目的应当是为了大学组织目标的实现。然而学术管理不仅仅是依靠行政机构的行政管理,而是更取决于学术人员的学术管理。大学教师及科研人员的工作具有极强的专业性、个体性、独立性,教学内容、方法的确定及科研工作基本上都是教师个人决定的事情,行政管理部门要对教学、科研进行一定的管理难度较大,因此大学的组织呈现两种结构:一是从校长到各级负责人的直线等级结构,一是以教师为构成的学术结构。这种二重性使得大学组织的人员类别、权力取向及所表现出来的价值观、行为方式、追求目标等等均显示出:大学是一个具有二元权力结构的异质化组织,是一种以职能划分的科层组织结构和专业学术组织结构的混合体,其权力来自于不同的上级,因此产生的交叉和回路较多,在信息传递上显得有些混乱。所以,大学管理工作必须要懂得教育规律的特点和管理原理,在某些情况下,大学管理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提高效率,更是为了学术目标。
基于上述认识,再检讨我们现有的管理工作,发现不乏存在这种现象:校内某学院或单位因工作中的新问题无法按照现有制度规定办理时,于是打报告请示,但是由于存在教学、管理两方面都有主管部门或者事情涉及多个管理机构,因此又分头向这些部门书面报告,各部门接到报告后如果沟通不够可能会分头研究处理,直至事情进展到各部门信息交汇时才发现不可行,结果又开会研究。如此,既耗费纸张、人力和时间,又无法提高工作效率。建议学校专门研究制定分类别分事项的公文传递流程,使教职员工知晓遇到哪类问题该找哪个部门解决,避免陷入“只顾低头拉车,不管抬头看路”的死胡同。特别是涉及多部门协调的问题应按照“首次接收负责制”,由第一家主管部门负责限期联系相关单位共同处理或转给归口部门处理解决,并将结果告知申请人。提倡用最佳公文传递路线最短处理时间来解决更多的问题。
二、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各种应急预案以进一步完善行政管理规章制度,确保学校在非常状态下的信息指令畅通以及教职工和学生的生命及财产安全
高技术有时也意味着高风险。我们应该既要防止因黑客入侵、网络瘫痪等高技术原因引起的工作停滞,同时还要注意应对自然和社会因素引起的异常问题,所以不管是政府部门还是其他公共领域,都在强调制定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以便统一协调指挥,减小损失。作为处于半开放环境的高校而言同样如此,有了应急预案才能在突发事件或者灾害来临时保证教职工和学生人身以及学校公共财产的安全。建议学校成立专门机构,统筹考虑,制定一套完整的预防各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并向教职员工和学生进行宣传,必要时还可以进行演练,防患于未然。
三、强化法律文书审核,规避风险,依法治校
在个人的工作实践中,经常接触到学校各学院、部处在进行科研课题、办班培训以及资源使用管理等事项中与外单位签署的各种合同协议等文书,最大的感受是目前我校似乎还没有专门的文书审理部门对学校各层面对外签署的合同文本从法律角度进行条文的审阅,比如签署人是否具备法律主体资格、是否有委托书、合同表述是否严密、是否会损害学校既得利益等等。因此建议学校组建法务部,由专门人员统一审理学校的合同文本书写及签署事项,避免由于这方面的缺失带来的被动和法律风险。
四、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灵活简洁、切实可行的经济政策,为学校发展奠定财力基础
作为非营利组织的高校,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面向社会自主办学、依靠政府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有效运行机制,使高校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注重其办学资金的统筹规划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使高校的财务工作真正实现由以核算为中心转变为以管理为中心,成为目前高等教育领域里经济管理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以人为本,构建切实可行、开源节流的经济政策需要集体的智慧,学校的发展需要全体教职工和学生共同努力,建议全交大人都能来关心学校的财务工作,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特别是在国家的科研、教育以及收费管理等政策有了新的变化以后,学校成立了一些新的机构和单位以后,应如何应对新形势及时修订、补充和完善经济政策,在宏观上把握调控,界定学校、集体和个人的合理回报,积极促进学校财力的改观,同时提倡响应学校“厉行节俭,勤俭持校”的号召,从身边小事做起,节约水电、能源和纸张等办公消耗,养成人走关灯的良好习惯,开源与节约并举,为学校进一步在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生创新机制发展以及书院建设、科研创新等方面提供坚实雄厚和稳定持续的财力基础。
工作动态
统战部组织民主党派、侨联老同志参观活动
正值我校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期间,为了丰富文化生活,积极倡导健康学习方式,4月29日上午,党委统战部组织我校部分民主党派、侨联老同志38人赴陕西师范大学新校区参观。
在王根聪副部长的带领下,民主党派、侨联的老同志们饶有兴致的参观了陕西师范大学博物馆、陶瓷艺术馆、书画艺术馆与妇女文化馆四个展馆,并在陕师大统战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乘车参观了该校的校容校貌。
在历史文化馆与陶瓷艺术馆,大家按照中国古代朝代顺序,逐一参观了殷商甲骨文、商周青铜器、汉代瓦当、汉唐铜镜、宋元明清瓷器等文物,并对战国秦封宗邑瓦书、唐阎庄墓志等珍贵展品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书画艺术馆,大家观看了历代名家书画、明清圣旨与历代石刻拓片等文物,深深陶醉在唐寅《山水长卷》、仇英《山间栈道图》、米万钟《风雨云烟图》、董其昌《山水画》、郑板桥书中堂、左宗棠书对联等名家作品的艺术享受中,有些老同志还向工作人员讲述自己的艺术看法。在妇女文化馆,大家兴致盎然的观看了江永女书、四大名绣、各个民族女子嫁衣等展品,纷纷合影留念,并对博物馆提出很多宝贵的建议。
本次活动使大家进一步了解了我国灿烂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文物资源,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活动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在参观途中,统战部还向每位老同志发放了最新的《交大统战》、《西安交大报》、《现代健康报》等报刊,供大家闲暇时学习、阅览,方便大家了解学校的最新情况和统战工作近况。
关于开展统一战线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有奖征文活动的通知
今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将迎来60年华诞。60年来,我们伟大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热情讴歌60年来,我国和我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激发统战成员的爱国热情,根据省委统战部的《关于开展统一战线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有奖征文活动的通知》精神,学校党委统战部决定组织我校统一战线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有奖征文活动。征文活动以统一战线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为主题,通过亲历回眸、所见所闻、采访笔录等形式,以独特的视角、细腻的笔锋、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集中展现新中国成立60年来统一战线在曲折中前行、在创新中进取的发展历程,进一步深化对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和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自觉用中共十七大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贡献。
一、基本要求
1.征文文体、形式不限。字数控制在3000字以内,并标示“统一战线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征文”字样。
2.文章要求观点鲜明、主题突出、事实准确典型、语言鲜活生动,具有一定的理论性、思想性和较强的可读性。
二、征文起止时间:2009年5月6日至2009年9月1日。
三、奖项设置:一、二、三等奖及组织奖若干。优秀作品选送参加省委统战部的相关活动。
四、联系方式: 电话:82663977 邮箱:tongzb@mail.xjtu.edu.cn
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是今年全省统一战线工作一项大事,希望各民主党派、侨联基层委员会(总支)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基层委员会广大成员参加征文活动,切实把这项工作组织好、开展好,也希望全校无党派人士踊跃参加有奖征文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