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_local/6/62/66/6DCCECBC10B22D4AC85EEA52A81_084D1485_D7119.jpg)
![](/__local/C/E1/63/E10B178E189B6F4070F3C702293_EF953BFD_96123.jpg)
(图片:新华网)
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在会前进行了认真部署,组织全校统一战线成员第一时间以“集体+自主”形式观看了大会开幕盛况,深入学习大会报告,掀起学习高潮。大家纷纷结合聆听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大会报告畅谈学习体会和感想,表示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本职岗位、建言献策、社会服务等方面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交大委员会副主委,经金学院李香菊教授表示,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和民盟盟员深切感受到在中国这样一个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能够把亿万人民团结和凝聚起来,引领“中国号”巨轮不断驶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辉彼岸的坚强领导力量只有且只能是中国共产党。中共二十大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进行宏观展望,科学谋划未来5年乃至更长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众所周知,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尤其在大国博弈中,要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作为全国政协委员,我要把学习、贯彻、落实好中共二十大会议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自觉从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学会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想问题、做事情,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专业实践上有所提升。同时作为交大教师,要坚持立德树人,立足本职岗位,努力工作,弘扬西迁精神,在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新征程中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陕西省人大常委,农工党陕西省委员会副主委、西安交大委员会主委,一附院副院长刘青光教授表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开幕是全国人民的盛事。大会报告,总结过去和擘画未来,充满了自强、自立、自主、自信!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就是领导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中国共产党治国实践的最新成就,不仅为实现民族复兴构建了优秀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制度保障,也为世界发展提供了治国理政的最新样本!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现实成就,也为民族复兴、国家振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科教兴国,人才支撑,我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一名中国农工党员,将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立足岗位,不懈努力,积极奉献!
陕西省政协常委,九三学社陕西省委员会副主委、西安交大委员会主委,江西理工大学校长助理(挂职)、西安交大能动学院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陈斌教授表示,二十大报告擘画了我国分两步走,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指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作为一名交大能源科技工作者、一名九三学社社员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要胸怀国之大者,弘扬西迁精神,积极履行政治职责,将深入推进能源革命、规划新型能源体系,实现“双碳”目标作为中心工作,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民革中央委员、陕西省委员会副主委、西安交大委员会主委,公管学院杜海峰教授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总结了成就,擘画了蓝图,特别指出“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是十年来经历的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之一,“是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也是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胜利”。正在推进的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发展问题”,也是“公平问题”。是“发展问题”,源于“有效衔接”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要解决的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带来的发展中的问题,即实现“从温饱走向富裕”、从绝对贫困治理向相对贫困治理的转型;是“公平问题”,源于乡村振兴战略强调的是在脱贫攻坚基础上迈向全面富裕,不放弃一个人、不放弃一个地区,是巩固绝对贫困治理效果,防止返贫的工作衔接,体现了社会主义为全体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一脉相承。我们将在认真学习报告、进一步领会精神的基础上,围绕相关内容,进行更深入系统的研究,把成果写在祖国大地,更好服务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民盟陕西省委员会副主委、西安交大委员会主委,机械制造系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机械学院赵玉龙教授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方面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西安交通大学是西部高校桥头堡和精密微纳制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依托和建设单位,我们将努力夯实国家重点实验室、创新港基地平台的条件保证和人才培养工作。在国家高端装备、智能装备所需的高精度关键微纳零部件、新型微纳核心器件及系统等新领域方面,深入发展特色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优势,以国家战略装备、智能装备对精密微纳制造需求为导向,做出未来可期的成绩和贡献。
致公党陕西省委员会副主委、西安交大委员会主委,材料学院鲍崇高教授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面对国际国内形势,我们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统一战线工作方针,创新形成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民主制度,形成共同致力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深刻领会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完善基层直接民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的精神内涵。作为致公党党员,我们将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和智慧,积极履行政治职责,为学校事业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贡献力量。
民建陕西省委员会常委、西安交大委员会主委,能动学院谢永慧教授表示,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是“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作为一名能源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必须踔厉奋发、攻坚克难,打赢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依托科研条件优越的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我们联合行业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了新型二氧化碳储能系统联合攻坚团队,建造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首个“10MW/20MWh新型二氧化碳储能工程验证系统”,并将以此为起点,为祖国的新型能源体系发展贡献全部力量,坚定信念、笃行不怠,交出一份令祖国和人民都满意的答卷。
民进陕西省委员会常委、西安交大委员会主委,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实验中心主任高禄梅表示,大会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进行了宏观展望,科学谋划未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开启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征程,令人倍感振奋,信心满怀。报告指出,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测试平台将充分发挥高精尖仪器设备和技术队伍力量优势,全面开放共享,积极主动支持学科团队开展学科交叉创新,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研究,主动配合多学科团队开展仪器自主研发研制、试用推广,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陕西省知联会常务理事,校留联会副会长,无党派人士,西安交大研究生院副院长,电信学部刘明教授认为,大会报告中,最令人触动的是党和国家对新时代新征程和创新性发展的前瞻性思考,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建新时代,“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作为科研工作者,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指明未来方向,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团队将秉承干顶天立地事、做不忘初心人的奋斗理念,响应“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的号召,围绕集成电路磁传感芯片关键卡脖子技术,联合国内龙头企业开展联合攻关,从材料到封装到应用,突破国外封锁,实现自主创新,并产生社会效益。作为无党派人士,我坚决拥护党的领导,不忘初心,爱国奋斗,传承西迁精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陕西省知联会理事,西安市政协委员,无党派人士,西安交大机械学院刘红忠教授表示,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今天隆重召开。在这一历史性的时刻,作为一名教育、科研工作者,一定谨记国家对教育科技工作者的重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施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努力践行科学统筹、集中力量、优化机制、协同攻关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