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上午,医学院举行侯宗濂教授铜像揭幕仪式。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邓理、我校副校长、医学中心主任闫剑群、陕西省九三学社副主任委员刘斌、医学院院长颜虹等领导参加本次揭幕仪式。
仪式由颜虹院长主持,上午8:50,邓副主任和闫副校长来到医学院教学区花园,面对侯老安详儒雅的神情,全场近200人纷纷以热烈的掌声来表达对这位医学先驱的崇高敬仰。闫副校长向大家介绍了侯老的光辉人生和对医学、医学院作出的重大贡献并表达对他的缅怀之情。邓副主任和刘副主任都在各自的讲话中强调了侯老先生精神的可贵,值得大家好好学习。
其间,最让人感怀的是侯老先生一位年过花甲的学生在铜像前驻足倾诉,泪流满面地向侯老表述了对自己曾在困难之中接受他帮助而无法完成报答夙愿的遗憾和伤感。老校友的肺腑倾诉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同时也让大家再次感受侯老的高尚品德。
附:侯宗濂教授生平
侯宗濂(1900~1992):辽宁省海城人。著名生理学家、医学教育家。1920年毕业于南满医学堂。1922年去日本京都大学进修肌肉神经普通生理学及生物物理化学,1926年获日本医学博士学位。1930年赴奥、德留学。留学期间,对当时已被世界生理学界公认由法国科学院院士拉皮克(Lapicqe)提出的"时值"理论,提出了质疑,并首先提出要找到一个新的确实反映兴奋性的指标来取代拉氏"时值",引起了国际生理学界的关注。1931年回国后,任北平大学医学院生理学主任教授。1937年应聘赴闽,创建福建医学院,任院长、教授兼生理学主任,后任福建研究院院长。1944年应邀来陕,出任西北医学院院长。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仍任命侯宗濂为西北医学院院长。1988年任西安医科大学名誉校长。他提出的"标准时值"概念、"兴奋发展过程阶段论"等对肌肉神经普通生理学的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解决了国际上许多学者长期探讨而未能解决的问题,被生理学界奉为经典。从1972年起,他开始进行针刺镇痛原理的研究,开辟了"针感生理学"这一新的学科研究领域。"针刺镇痛原理"及"肌肉神经普通生理学"两项课题研究成果,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文章作者:校报记 黄旭辉
摄影记者:小易 黄旭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