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南宁校长在陈学俊院士90华诞暨从事教育科技
7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致辞
(2009年4月9日)
尊敬的陈学俊先生及夫人袁旦庆教授、尊敬的各位院士、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在这春回大地、校园樱花盛开的美好日子里,我们在这里举行陈学俊院士90华诞暨从事教育科技70周年庆祝活动。看到两位老人神采奕奕,我们都十分高兴。今天的会场里,高朋满座,蓬荜生辉。
陈先生是我国热能工程学科的创始人之一,是我国多相流热物理学科的奠基者之一,是一位成就卓著的动力工程专家和教育家。70年前,陈先生毕业于中央 大学机械系;1946年获美国普渡大学机械工程硕士学位;1947年他谢绝普渡大学一位教授的挽留,身怀赤子之心,全然不顾内战纷乱,毅然返回祖国,年仅 28岁就受聘为交通大学教授。
上世纪50年代初,陈先生敏锐地洞察到在大学里设置锅炉专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率先在交通大学建立了我国高校第一个锅炉专业。1956年,国务院决定交通大学内迁西安,陈先生率领全家,离开繁华的上海,来到了古城西安。
受命不迁生南国,深固难徙更壹志。在当时十分艰苦的环境下,陈先生带领师生,克服重重困难,开始了艰苦的创业,在西安交通大学创建了我国高校中第一个高压试验台和第一个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他的直接领导和努力下,在西安交通大学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经过二 十年多的奋斗,这个实验室已经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工程实验室。
绿叶素荣纷可喜,秉德无私参天地。先生高风亮节,精勤育人。他亲自教过的学生就多达2500余人。他的高尚品格感染着他身边的每一位师生。在他的领 导和感召下,热能工程学科一直葆有“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在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形成了一支特色鲜明、有国际影响的优秀学术团队,培养出一批批优秀人才,这中间有德艺双馨的院士,还有一批出类拔萃的教授、青年科学家和活跃在工业领域的创新型人才。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今年,陈先生已度过了他在西安交大的62个春秋。在那青砖红瓦的教学楼里、在那一台台多相流实验设备旁,我们仿佛还看到陈老悉 心教学、耐心解答、严谨指导的身影。陈老虽已90高龄,仍用他睿智的思想和真知灼见,关心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关心着学校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关心着 西安交大的点点滴滴。
弦歌不辍,诲人不倦。陈先生博大的胸怀、谦和的待人、深深的育人情怀,为我们年轻一代树立了人生的典范,陈先生高尚的人格和追求科学与真理的精神,将始终激励我们弘扬交通大学优良的办学传统,坚持育人为本,精勤求学、敦笃励志、果毅力行、忠恕任事,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90年岁月,70年沧桑。陈先生把自己最美好 的年华和聪明才智奉献给了祖国科技教育事业,奉献给了西部大开发,奉献给了西安交大,我们全体师生深深地爱戴着您,祝您身体健康!这里还要特别感谢袁旦庆老师,陈先生的人生成就也有您的贡献,您与陈先生相濡以沫、同舟共济66年,让我们后辈们羡慕不已,您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再次祝愿两位老人健康长寿!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