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华诗词在两岸交流中的纽带作用——“情系长安—两岸文化联谊行”参加记
发布时间 : 2012-05-25 点击量:


2009
7月,我作为西安交通大学的教师代表,应邀参加了在陕西省举行的情系长安两岸文化联谊行大型文化交流活动。

该活动旨在促进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每年在大陆更换省份举行。今年是第七届,由中华文化联谊会和陕西省政府主办,陕西省文化厅、省台办承办,被纳入国务院台办及文化部2009年度重点交流项目。本次台湾代表团共有96位嘉宾,阵容庞大。团长为台北论坛基金会董事长、台湾前外交部长程建人,荣誉团 长为信和国际法律事务所所长、前海基会秘书长焦仁和。团员主要由台湾文化界、教育界和新闻界的资深人士组成。

    代表团一行于712日抵达西安。13日参观了秦兵马俑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晚上于古都新世界大酒店举行了盛大的开幕式暨欢迎晚宴14日参观了西安碑林博物馆、汉阳陵,晚上游览了大唐芙蓉园和曲江遗址公园。15日上午于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馆观看了老腔、皮影演出,下午在西安美术学院报告厅举行了中华历史文化学术研讨会。来自陕西和台湾的共八位学者、文化人士分别就汉唐文化、陕西文化、戏曲、书法艺术和台湾文化资产保存等课题作了发言。晚上于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观看了秦腔青春版《杨门女将》。

    716日参观了法门寺、乾陵,晚上于华清池观看了大型演出《长恨歌》。717日赴汉中参观了勉县武侯祠。18日赴洋县参观朱鹮生态园自然保护区。19 日上午于黄帝陵举行了大型祭拜活动。在植纪念树时,台湾嘉宾专程使用了采自阿里山的土样和舀自日月潭的水。之后同陕西书画家进行了两岸文化交流笔会, 互相挥毫泼墨。下午赴延安参观了民间艺术展。20日参观了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枣园、杨家岭等红色革命旧址,下午赴安塞观看了腰鼓表演。

    代表团于721日返回西安后,当天下午在凯悦酒店阿房厅举行了两岸文化交流座谈会。台湾嘉宾就本次陕西之行争相发言,大家一致对于陕西方面热情周到 的接待表示感谢,呼吁两岸今后建立对口、定期的文化交流机制,消除政治性障碍,简化大陆人士赴台的审查程序,希望情系活动将来能够在台湾举办。

    会场上坐在我旁边的高雄市辅英科技大学苏嘉宏教授是从事两岸关系研究的学者,著有《我们都是外省人——大陆移民渡海来台四百年》一书,论证台湾除原住民 外,其实均为外省人713日的欢迎晚宴上我们即已相识。苏教授发言希望今后增加来自台湾南部及年轻人的名额,增加与大陆院校之间的交流,并讲他自己这次幸运地有了同大学院校人士交流的机会,当众向大家介绍了我。

    在这样的热烈气氛中不便于沉默,于是我也起身关于自己多年来一直关注的诗词问题作了发言:诗词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华民族引以为豪的文化遗产。文化的载体是语言,汉语言的精华集中体现在传统诗词上。尽管传统诗词在五四时期受到批判,目前仍拥有大量的爱好者。中国很多家庭都有教儿童背诵诗词的习惯,中小学的语文课本中收录着很多唐诗宋词。西安是从前的大唐国都长安,可以说是唐诗的中心。这里留下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伟大诗人的大量足迹。 今年5月在西安举行了中国第二届诗歌节活动,有众多群众参与。诗词在当代的传承也面临不少问题:在社会方面,现在能够从事创作的人较少,大众对于诗词相关的平仄知识了解甚微;在内容方面,如何将当代人的真实思想感情写入诗词是个难题,仅仅模仿古人之作并不能给诗词带来质的提升。如何让诗词获得创新、发 展还有很多值得探索之处。大陆于1987年成立了全国性的诗词组织中华诗词学会,其机关刊物《中华诗词》的发行量达到两万多份,远高于现代诗方面的杂 志。我特别想了解目前传统诗词在台湾的开展情况,有哪些人在创作,有何种诗词组织等等。大陆和台湾今后可以进行诗词组织层面上的交流,例如将各自代表诗人的代表作品刊登在对方的诗词刊物上,以增进相互了解。让两岸共同携起手来!让诗词这一文化遗产传承到下一代,不至于在我们手上湮没。

    后来作为陕西本地代表,陕西省文联主席赵季平、打击乐艺术家安志顺也相继发言,畅谈了各自访问台湾时的感受,表达了对于今后发展陕西和台湾之间文化交流的期盼。

    我发言之后不久,坐在离我不远处的一位彬彬长者、台湾明道大学陈维德教授过来同我打了招呼。他在大会发言中讲自己长期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教学,以前对于其中所涉及的名山大川由于没有身临其境,一直有种隔了一层的感觉。两岸关系缓和后得以造访大陆,亲眼所见才有了真切的了解。陈先生也强烈呼吁简化大陆人士访台手续,他以前曾邀请启功先生访台,因为手续繁杂而最终未能实现。

  在拜读了陈先生赠我的《陈维德还历书法集》之后,了解到陈先生是台湾当代书法教育界的权威,早在中学时就受到于右任先生赏识。辅仁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大学任教,其书法作品多次获得大奖。在担任台湾中华书道学会理事长期间,先后主办过两届大型书法学术研讨会,广邀海峡两岸及世界书法学者。 2002年陈维德先生从台北市立师范学院教务长职位退休,来到台湾中部彰化县乡村新兴的私立大学明道管理学院(现为明道大学)主持中文系事务。在其努力下,2004年中文系设立了国学研究所,开始招收书法专业硕士研究生,这在台湾历史上尚属首次。

    陈维德先生豪迈俊逸的书法文字以及向社会推广传统文化教育的热忱,令我敬仰不已。其诗作如《日月潭雨后泛舟》:林峦送翠到琼楼,云敛风和宿雨收。万顷波 光澄似镜,轻舲容与自悠游。《初来明道管理学院》:客中日日拥清晖,长向楼前揽翠微。潋滟波光迷弱柳,蒸腾霞气映虚帷。蜻蜓结队凌空舞,白鹭成群贴水 飞。尘垢自兹涤除尽,林园随处有禅机。

    座谈会一结束,陈维德先生即向我领来另一位长者、中国书法协会顾问陈坤一先生。陈坤一先生每经名胜辄有咏作,在座谈会期间他将此行的咏作又全部誊录了一份赠我。按照顺序兹录如下:《兵马俑观后感》:戡平六国气冲天,万乘雄兵拥霸权。咸阳花丛无常主,空留陶俑话当年。《饮罢夜游曲江芙蓉园》:停杯 西凤访芙蓉,薄暮轻车好豁胸。觅句曲江怀子美,大唐遗韵此园秾。《亲炙石门颂刻石有感》:古道摩崖世所珍,石门一颂最精神。为亲原刻过秦岭,千古知音跨海人。《谒韩信拜将坛感作》:破楚军威震八方,高坛拜将自堂堂。奈何福祸长相倚,恨不韬光学子房。《情系长安》:三秦故地旧曾游,文物山川一眼 收。雁塔双双扬圣教,碑林累累壮书猷。芙蓉汤畔寻芳泽,兵马俑前知国庥。历史情怀久弥著,客心渭水共悠悠。《谒武侯祠》:世局纷纷道统存,离岗入蜀抗 曹孙。出师一表名千古,成败是非安足论。《祭黄帝陵有感》:堂堂华胄五千年,黄帝崇陵在眼前。祭祖常怀开世业,焚香自许继尧天。青松经雪根弥健,菡萏近风花更妍。但使眸明穷万里,汉声震铄慰华巅。《陕北风情》:土豆凉皮辣子烧,洋楼不住住泥窑。休言黄土无情调,高亢歌声上九霄。《观延安剪纸有 感》:延安艺术开生面,一剪神奇入化工。巧拙随心无轨迹,人生道理在其中。《参观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感作》:乾坤运转存天道,成寇成王俱已休。昨日 干戈今玉帛,静观历史数春秋。《安塞腰鼓观后作》:安塞男儿多刚健,翻腾击鼓脚腰轻。满场飞舞红巾手,跳出高原黄土情。

座谈会上我的一席发言,成为了与这两位能诗能书的长者相结识的机缘。这得益于诗词在两岸人士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和共同怀有振兴诗词的愿望吧。

    座谈会主持人文化部港澳台办公室主任助理汪志刚在总结发言中讲:情系活动为两岸文化界人士提供相知相识,沟通信息,相互了解的平台,今后将致力于两岸交流的正常化、机制化。也提到今后可以善用本地的文化资源,如对于陕西的诗词项目等。

    当晚举行了闭幕式暨联欢晚会,在同一会场搭建起了临时的小型舞台。程建人团长在致辞中对于即将结束的陕西之行,引用了莎士比亚的名言“Parting is sweat sorrow”(离别是甜蜜的忧伤)之后说:宇宙如此之大,大家能够聚在一起,就是缘分。最大的缘分就是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因此,今天,我们应当惜缘惜福。深情的发言引起台下热烈的掌声。

    宴会后开始了两岸嘉宾大联欢,由两位台湾相声演员冯翊纲和搭档宋少卿主持。世新大学曾永义教授是台湾戏曲教育界泰斗,在游览期间赋诗《延安三咏》: 《轩辕庙古柏》:苍葱翠柏五千年,拔地英挺耸入天。说道轩辕亲手植,古今阅历满风烟。《枣园》:风云龙虎会延安,革命曾经千万难。窑洞十年甘困窘, 一朝定鼎出函关。《安塞腰鼓》:撼地震天腰鼓声,黄沙万马正奔腾。我来安塞山河壮,欲效醒狮振鬣鸣。台湾艺术大学音乐家施德玉教授为之谱曲,在晚会 上首先将其作了演唱。接着代表团乘坐三号车的嘉宾集体表演了小品《陕电呛辣子》,众人用刚刚学会的陕西话讲了《大实话》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台 湾艺术大学曾照薰副教授以陕北少女的打扮表演了民族舞蹈,又作了舞花枪的表演。代表团乘坐五号车的嘉宾使用碗勺等器物集体表演了打击乐组曲。之后陕西省文化厅刘宽忍副厅长作了埙独奏,文化厅余华青厅长演唱了苏芮的一曲《牵手》。

    接下来到了我的古诗朗诵节目。我先简短地讲了对于诗词朗诵的看法:虽然古今发音有别,各地区的方言也不一致。但是不管使用哪一种语音来念,诗词之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节奏没有变化。因此用现代普通话诵读诗词,同样可以再现原作的感情。在《春江花月夜》的古乐伴奏声中,我投入了白居易的长篇名作《琵琶行》 的背诵。

接着代表团乘坐一号车的嘉宾集体表演了小品《一号坑、短恨歌》,估计是参观兵马俑、华清池后获得了灵感。大家一律身着白色上衣,下围酒店的白浴巾,头戴白色弹力丝袜,以兵马俑的造型背对观众登场。后来兵马俑们一一转过身来对陕西历史文化发表感慨。首先许信良先生手摇鹅毛扇,以诸葛亮的角色, 朗诵了自己在参观途中所作的《汉中行》一诗:汉中古天府,今胜旧周原。朱鹮翔绿野,足意满田间。

许信良先生是台湾叱咤风云的人物。据《华商报》刊登的专访,许先生政途坎坷,曾被国民党开除党籍坐牢,先后两次担任民进党主席,后来又宣布退出民进党,加入了反贪倒扁的阵营。许信良先生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情结,1990年牵头举办了台湾首届海峡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二十年来积极奔走,主 张台湾应结束与大陆的敌对,西进开展两岸交流,加强开放政策。在担任民进党主席期间,其办公室墙上悬挂的是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他对记者表示,自 己最大心愿就是看到两岸关系的解决。这次参观延安期间还赋诗:宝塔山下古延安,十里荒原苦旱寒。一成革命风云地,万里江山遂变天。 

接下来程建人先生以安禄山的角色登场,对着焦仁和夫人所扮演的杨贵妃唱起了西班牙语歌曲。接着焦仁和先生饰演的唐明皇上场,清唱了字正腔圆的京剧老生。  

对于这场晚会,台湾嘉宾非常重视。大家早早共同策划,在空暇时间作了精心的排练,各显其艺。三个幽默的集体演出节目,引得观众时时捧腹大笑。

之后台湾大学客座教授杨世彭演唱了京剧《四郎探母》《宗保巡营》,陕西省京剧团副团长刘克明演唱了京剧《失街亭》,台中县文化局局长陈志声表演了洞箫独奏,陕西省歌舞剧院院长冯建雪演唱了陕北民歌。最后全体工作人员集体献上了一曲《同一首歌》。全部演出于晚上11点结束,大家依依不舍地话别。22日 嘉宾陆续返台。

    台湾代表团在为期11天的密集行程中,对陕西进行了全方位旅行,感受了陕西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参加此次交流活动,我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文化一体感。台湾嘉宾的中华传统文化素养深厚,此行有不少诗词咏作。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之一的诗词,在两岸文化界人士中具有广泛基础,能够作为纽带,在今后的交流中发挥积极的 作用。以下是我关于本次交流活动的咏作:

情系长安台湾代表团十绝句

咏程建人先生

回首旬天感慨多,华缘相聚瀚星河。别时欲慰甘甜痛,高唱西文求爱歌。

咏焦仁和先生

引线穿针谋睦和,斡旋两岸越涛波。此行来访毛公府,摇起当年木纺车。

咏许信良先生

浮沉坎坷绿蓝间,赤子情怀赤县缘。大赞红军兴盛地,纶巾羽扇咏朱鹮。

咏曾永义先生

秦陕周游北到南,豪情挥洒玉章三。经纶不为吟风月,专咏铮铮伟健男。

咏陈志声先生

岂容台北独花开?宝岛中原亦俊才。胜迹挥毫频赋咏,洞箫一曲众宾呆。

咏苏嘉宏先生

四百沧桑着力论,为彰台岛正源根。扬帆渡海无先后,俱是炎黄大陆魂。

咏陈维德先生

少小垂青承任翁,老来明道志弥雄。湖山授讲驯鸥鹭,书墨弘扬第一功。

咏陈坤一先生

重振诗文赖我曹,赋诗一路气冲霄。共鸣两岸诗交愿,相赠诗篇密手抄。

夜游大唐芙蓉园

华彩楼台浩瀚池,依稀宏伟盛唐姿。又当民族中兴日,携手同舟共济时。

台湾代表团黄陵祭祖植树

万里来寻明志坚,台胞植树荐轩辕。一抔阿里山中土,三盏清流日月潭。

 

           闭幕式联欢晚会上,余登台朗诵《琵琶行》。反用同是

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之意作

《琵琶》一首断肠词,满座倾听若有思。海角流离两兄弟,相逢脉脉早相知。

 

参加情系长安两岸文化联谊行感赋

故里秦川作盛游,欢歌鼓瑟对觥筹。铜车兵俑英姿壮,柏木黄陵古韵幽。

甲子风烟期一统,千年血脉汇双流。何当得现澎台聚?华夏深情再颂讴。

                                  (外国语学院  金中)